吹起号角赞美他,弹琴奏瑟赞美他,击鼓歌舞赞美他,抚弦吹箫赞美他,敲响铙钹赞美他,以铿锵的铙钹声赞美他!愿一切有生命的都来赞美上主,阿来路亚!
他们之间窃窃私语说:“他不是耶稣,若瑟的儿子吗?我们不是认识他父亲和母亲的啊?那么他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若6:42))”他们这样在窃窃私语。我们留意他们说的那些话。
教宗提到事件中的主角:匝加利亚和依撒伯尔,尤其是玛利亚和若瑟,他们焦急地期待天主的重大承诺和这一降生的奥迹。对奥迹的期待也牵动了第三千年代有信仰的人。
例如我们想到梅瑟被称为天主的仆人(参阅户12:7),还有玛利亚说自己是:“请看,上主的婢女”(路1:38)。那么,仆人的醒悟不是由于害怕,而是渴望,在等待去与来临的、他们的主会晤。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宗徒大事录》,宗徒们於公元49年召开耶路撒冷会议,决定了皈依基督的外邦人不必按照梅瑟法律的要求行割损礼(宗十五22-31)。
心灵、爱与服务的共同语言在放下预先准备好的讲稿后,教宗方济各微笑着邀请青年们在分裂与和睦之间做出选择,并提到梅瑟后裔在建造巴贝耳塔时的行为。青年们齐声选择了“和睦”。
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修女、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修士及众教友参与礼仪。礼仪以庄严而盛大的游行礼开始,伴着圣咏的咏唱,在十字架的引领下,由主教、神父、修女、修士组成的游行队伍自更衣所缓缓行至教堂月台。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天主教会首批晋铎的老修道人,1992年在佘山修院十周年院庆上,胡贤德神父获金鲁贤主教的欣赏及邀请代表毕业生发言,介绍基层堂区的牧灵福传经验。
根据万民福音部的新闻机构,从1980年到2011年之间至少1000名天主教传教士和牧灵工作者被杀害了。
右树参天仰圣殿,进教之佑福人间。翠竹环抱三圣亭,一家三口圣人贤。中堂小息筑山腰,跪拜耶稣十四难。腾蔓百花映修院,佘山圣母挽人寰。方舟修生效圣母,苦读修身传世人。不弃羔羊助耶稣,求世信教佑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