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于7月16日颁布《传统的守护者》(Traditioniscustodes)手谕,同时向全球的主教发出一封公开信,解释颁布手谕的原因,以下是要点:教宗方济各确定,“根据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法令,由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二世颁布的礼仪经书是罗马礼的唯一表达
印度教会隆重纪念了至少六十名上个世纪为信仰献出生命的殉道者。此外,在圣多默宗徒传播信仰、伟大的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前仆后继的这片南亚土地的基督教会历史上,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历代圣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06年的夏天﹐在三次例行周三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教导我们认识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教宗解释: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宣讲的中心即为「天主是爱」。他要让人看见不可见的天主。
教宗表示,这个代表团前来梵蒂冈访问标志着双方在大公运动旅程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众基督徒必须团结起来,在一个好似天主不存在的世界上见证天主的慈悲。
看见有的青年小伙脖子上挂着十字架,上面的人那么难看,认为带在脖子上好玩,怎么不选个好看点的带上,带那么恐怖又害怕的东西,认为不吉祥,当时根本不懂那是主耶稣受难的象征,是基督的苦像。
教宗以这道手谕修改了《教会法典》第838条关於在礼仪中使用通俗语言的规则,使现行的条文更明确地体现出圣座对审核礼仪经书翻译的职权。
此外,在穆斯林信徒占人口总数90%的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印度尼西亚中,东努沙登加拉特特别自治区是唯一一个以基督徒为主的省份,以至于被誉为印度尼西亚的基督信仰核心,全省大约四百万人中基督徒占90%(天主教徒占多数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传播秘书处9月22日公布了其《章程》,表明这个新部会是为回应时下的传播环境。这环境以数码媒体的临在和发展,以聚合和互动为特徵。
一九二六年,先教宗本笃十一世在《教会事务RerumEcclesiar》通谕中指出,教会没有别的意图,旨在让全人类参与救赎的果实、让基督的国遍及世界。
同样,也必须相信:在教会内一切财物都是共通同享的,教会中最重要的一分子是基督,因为他是元首。为此,基督的益处都通传给教会这个奥体的每个肢体成员。通传的方式是透过领圣事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