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不能指望一个神迹能在瞬间改变一切,然而上主却藉着德兰修女荣立真福之机,让人们聆听到她留给后世的讯息,就是宣扬和平,融合以及服务世人的精神。
为了在生命攸关的时刻挽救一个灵魂,姥姥往往放弃家里所有的活儿,在病人床前日夜守护,为之祈祷。在病人弥留之际,她时时趴在其耳边,呼唤“耶稣”圣名,以提醒病人不忘天主。
眨眼间,七年过去了,可我终于才明白,我之所以能走上修道之路,就是因了修士爷爷的善言善表给予的潜移默化,这也是他的祈祷、克苦所换来的美果。
神父下意识地浮出了一个不祥之念。神父推门进入小屋,只见那老人趴在织布机上,脸朝向一边,朝向她向往的那一边,那边有上辈人留下来的苦像,老人家已奄奄一息了。“怎么啦,您老人家?”
身为虔诚天主教徒的詹姆斯前日被英国报章《镜报》报道他当年与身材惹火的珍妮弗洛佩斯合拍《天使之眼》时的趣事。当时他与珍姐有一幕床戏,但他竟叫珍姐不要露点拍摄,因为他不想看他妻子以外的女人露胸。
令人惊讶的是德肋撒这样一个瘦小朴实的女性,以自己平实的信仰和行动,完全穿透了这浓重的“不知之云”。 她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这个生命的悖论:献出生命然后得到生命。(待续)(李保永摘自《中国教育报》)
1582年奉耶稣会远东巡阅使范礼安之命到澳门学习中文。次年随另一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前往广东肇庆定居。为了适应中国当时佛教流行的社会风俗,他削发穿着僧服,自称僧人,还把自己的住所定名为仙花寺。
由此可见,耶稣也并不排斥其他外教的优秀文化精髓,而是采用一种尊敬的眼光看待之、借鉴之。我又想到,梦中的“信教不分先后,爱教不分早晚;传教不分东西,护教不分南北”这句话。
前两天,教区徐之轩主教来视察过灾区了。开县县城从9月5日至今,已经有两周没有弥撒了。目前,正在清扫淤泥,圣爵也是从淤泥中找了回来。两位神父希望后天19日恢复主日弥撒。”
接着又向圣母祈祷说:“圣妇莫尼加和圣奥斯定邀请我们对上智之座圣母玛利亚怀着信赖之情。我们把所有的基督信徒父母亲都托付给她,好使他们都能够像圣妇莫尼加一样,以善表和祈祷陪伴他们的子女的生命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