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论断主张自有其理。但如何具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避免拾人牙慧、上人圈套,还要推敲。但不至于因此就把宗教作为世俗道德的对立面或西方的枷锁加以贬斥,痛快地扬此抑彼。的确,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很要紧。
而作为有信仰的我们,那就必须明确天主赐给我们生命的用意,也即是《要理问答》第一句所说的:你为什么生在世上,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并设法帮助别人救灵魂。
与哗众取宠相比,教会就有关玛利亚的信理,一直用最简单美丽的言辞表达。若我们依循教会的训导,便能持平,不受偏见影响。天主便会带领我们真正找到天主之母玛利亚。
一些希腊人也来参加这个庆典;这些人是受到宗教信仰的激励,被犹太人的信仰所吸引,他们听说过耶稣这位伟大的先知,于是来到斐理伯宗徒面前,对他说:‘我们要见耶稣’(21节)。
世界主教会议秘书长巴尔迪塞里(LorenzoBaldisseri)枢机、副秘书长法比奥·法贝内(FabioFabene)主教,以及宗座额我略大学信理神学顾问达里奥·维塔利(DarioVitali
(得前5:16-22)我明白了、理解了,从今以后,我要按天主说的去做,常常喜悦,不断祈祷,事事感恩,时时醒寤,以一颗虔诚、纯洁、善良的心迎接天主的到来。
我们在此光照下,现在我们理解了,耶稣自己就是这“天上”最深刻最具真理一词的含义——在他内,并通过他,天主的旨意全然承行。
让我们先看看耶稣基督左边的一组三个人:斐理伯按耐不住地跳起来,带着不可捉摸的疑问转向基督,想弄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用手捂住胸口,欲表白自己的真诚与纯洁。
后来她开始读圣经,学习慕道要理,并领了洗。领洗后,她在分享时还是流泪不止,不过那是激动的泪、感恩的泪、幸福的泪和忏悔的泪。
体谅他人的苦楚,才能理顺命里纠葛的结。力所能及地替人卸去一些心之重荷,同样会让你的心灵获得平安,人格也日趋完善。当然,体谅一个昔日的朋友,相对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