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她还给我们几个讲故事,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关《圣经》上的故事,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诺亚方舟”的故事,知道为什么橄榄树、白鸽是和平的象征,也知道了“一周七天”和“圣诞节”的来历。
我作为一个隐修士,把操练当作一种圣经诵祷,即以喜悦的心情默想天主在救赎史上和每个人的历史中所行的那些奇妙的事。
教会现在提出了要学习圣经,我既然是位基督徒,就得抽时间好好学学。”
2、要把天主介绍给人,司铎必须向人描绘天主的完整画像,让人认识真的,基于圣经启示的天主。他不可因自己的讲道、行为或残缺不全的圣经概念而供给人一幅扭曲的或被涂抹的天主画像。
公元前580年(东周简王六年)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著《道德经》(即《老子》)吴经熊博士在翻译圣经时,就把“verbum.Logos,圣言译作“道”。)天主就是道!我们相信“道成肉身。”
轻轻打开《圣经》的首页,一个老者的形象跃然出现:卷曲的头发,高高的鼻梁,隐约中深邃的眼神,还有那宽宽的额头,无不充满着慈祥和不尽的智慧!
圣经原文(18-26):妇人向他说:先生,我看你是个先知。我们的祖先一向在这座山上朝拜天主,你们却说:应该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稣回答说:女人,你相信我吧!
在弥撒结束时,教宗送出50本《圣经》给予代表不同地方和范畴的人。教宗方济各以今天的福音(玛窦福音4:17)开始,即是“耶稣开始宣讲”。“圣史玛窦用了这些圣言,介绍耶稣的行实。
结果是不能进堂就利用网络平台上课,组织大家讨论、写心得体会,每天早晨在群里带着大家祈祷,晚上转发一章圣经,至今已经读完梅瑟五书和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使学员每天都能听到天主的声音。
《圣经》中有许多「通过筛选」、度过危机的人物,而且他们正是通过考验的经历完成了救恩史。教宗列举的圣经人物包括:亚巴郎、梅瑟、厄里亚、洗者若翰、保禄宗徒和耶稣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