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堂区的服务,关怀年长的教友,探访病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加入不同的善会,将我们的恩赐(时间、才能、财物)贡献给教会团体。堂区是我们信仰的家,是基督奥体的具体呈现。
正如《米该亚书》6:8所说:“上主已指示你何为善,即行正义、好仁爱、谦逊地与天主来往。”我们要依天主的眼光来看事物,追求祂所喜悦的行为,而非跟随人意或文化潮流。
这些福传的果实是属于整个教会的。正如耶稣所说的:「撒种的是一人,收割的是另一人」(若4:37)有关传教士这重大的恩赐,我只能在这里表示感激──他们完全献身于传教工作,将福音传达地极。
全地面上结种子的各种蔬菜,在果内含有种子的各种果树,我都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各种动物,我把一切青草给它们作食物。汉字土,表现的是大地上长出结种子的各种植物、植物滋养在地上行走、延续的人和动物。
高普颂修女;宗茂修女、宗光远神父;范选红修女、范乐伦神父;李廖霞修女、李廷华神父;李连云修女、李满和神父;任君智神父、任萍霞修女;贾山林神父、贾普绒修女;桑博神父、桑喜蝉修女;周绸鸽修女、周建平神父;宗宁果修女
刘子重家住城外,靠祖上留下的几亩田地,种点果蔬度日。一天,他托郑玉峰出面请崔永令到酒馆喝酒。酒酣耳热的崔永令对刘子重宴请感激不尽。说:“这位刘郎,今天摆下这么丰盛的宴席,不知我怎么报答?”
每一次的分享要求有当下的团体行动,即如何将福音的启迪和训诲落实在一个具体的行动上,看大家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可以为其他的弟兄姊妹做哪些爱德的善功,要有具体的行动来传递福音的信息。
因此教会所追求的宗教自由不单是人之为人所应有的自然权利,更帮助人追求真、善、美、圣,促进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天主教会在中国传播的不只是个人的福音,也是整个社会的福音。
主教当注意司铎的神修、精神及物质的生活,使能圣善生活,善尽己职”(《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16)。您认为神父们在教区中应该具有怎样的角色?对神父们的持续培育有什么计划?
无论是修会团体、堂区组织、善会小组,甚至公教家庭,团体的和谐就是信仰深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