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提及一个从隐修士传下来的好规则,「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的危机时刻,也能普遍用在灵修陪伴上,即:睿智地区分外庭和内庭。根据教会经验和传统的教导,这种区分必不可少。
教宗引用一位古代隐修士的话说:真福八端是天主的恩赐,我们应该为此以及随之而来的报答,也就是来日的天国、现今的安慰、种种好处以及天主的怜悯而深深感谢上主。
为此,我们应邀请一批有意度修会奉献生活的神父、修士和教友形成一个新兴的团体,以其帮助那些圣召缺乏的教区。
后来进修院后,李笃安主教又再次提醒我及所有修道的修士,要练字,字是门面。他曾经提到,许多神父,在圣堂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的答唱咏,字迹面目极其可憎,教友看后很悲哀。
他们的权力和财富越多,他们的盲点和自欺也越多,甚至对在门口乞讨的拉匝禄都视而不见(参看路16:20-21)。穷人拉匝禄是基督的图像;基督藉这穷人恳求我们悔改。
禧年与圣门 教会首次禧年是在1300年,而首次提及开启朝圣地圣门是在1433年(第五次教会禧年),教宗玛尔定五世(MartinV,1417-1431年)开启拉特朗大殿的圣门。
梦醒过来后的大亚尔伯对同院修士放声大哭道:“多玛斯弟兄,我在基督内的爱子,教会之子,今天去世了,上主将这死讯启示给我了。”于是众人惊愕失色:多玛斯已安息主怀!有的死讯在告知本人的同时,还告诉他的朋友。
由当时的教义部部长拉辛格(JosephRatzinger)枢机领导(即:后来的教宗本笃十六世)的一个十二位枢机及主教组成的委员会,历经6年严谨的工作完成的。
米兰总主教斯科拉枢机提醒众人,「必须在与见证者的关系和相遇中,学习做个宣讲者。」
7位平信徒分别是:马耳他籍约瑟夫·扎赫拉(JosephF.X.Zahra),担任委员会副协调人;法国籍让-巴蒂斯特·德弗朗苏(Jean-BaptistedeFran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