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圣女小德兰——我很喜欢她那真实细腻的文笔,朴实无华的灵修日志,单纯的像天使一样的信心。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读过她的《灵心小史》了。
而新版的《弥撒经书》多了一篇《总论》,其讨论的,不仅仅是礼规,亦包括了教理、灵修、礼规背后的意义,当然也包括如何举行弥撒。弥撒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圣道礼仪和感恩礼仪。这两部份密切结合,形成一个敬礼行动。
宗教的信仰主体性是指宗教的信仰生活而言的,更主要的是指宗教的神圣性。如果说宗教世俗化运动在二十世纪成为主流,那么可以说基要主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宗教的主流。
教宗罗马教区代理主教德多纳蒂斯枢机代教宗宣读讲稿(梵蒂冈新闻网)司铎的生活不乏苦涩,其原因有三个,分别涉及信德、主教和彼此的共融。教宗方济各在给罗马圣职人员的讲稿中,谈论了这个课题。
这几乎是在基督徒圣召中的一个召叫,也是中东基督徒的召叫,即生活在他们的现实、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国家中。教宗将会鼓励这个教会作出勇敢的见证,也会邀请他们留在当地见证基督徒的临在。
他说,圣保禄六世向耶稣会第32届修会大会与会者发表的讲话中,说了最美的一句话,即哪里有十字路口,那里就有耶稣会士。“我们或许会制造问题,但让我们免于愚蠢的意识形态的,正是接近天主子民”。
堂区的要理传道员“请领受我们信仰的这个标志,基督的真理和爱的讲台,并用你的生活、行为和言语来宣扬它”。
在这封要求格林多教友修和的信里面,克莱孟教宗指出首先有关得救的恩典的宣报。这个宣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喜悦,也使我们的行为举止有安全感,因为上主总是以他的慈善先加给我们,他的慈善总比我们的罪过更强大有力。
再说,真正的宗教信仰生活决不会成为人与人和团体与团体之间分裂或暴力的因素。相反地,宗教信仰生活使人知道他人是应该受到保护和协助成长的兄弟姐妹”。随后,教宗针对个别国家的状况说话。
为此,我坚持参加了堂区为我们常年举办的«圣经»学习班和«梵二文献»学习班,还参加了堂区专门为教友举办的神修班和保禄宗徒书信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