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以上述言语称1700年前在米兰颁布的君士坦丁诏书对基督信徒来说是宗教迫害的结束,是宗教自由的开始。教宗的这封信函由圣座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署名。
公教教育部部长泽农枢机说,这道训令是根据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指示,重视在俗教友的功能与角色,鼓励教友研读神学和宗教科学,以充实并加深基督信仰的生活。
在《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颁布的50周年之际,这个委员会的250名成员在罗马出席研讨会,并前来梵蒂冈晋见教宗。《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彻底改变了教会与犹太世界对话的面貌。
在这种生与死、血与火的洗礼中,门徒们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与基督生命的相遇的经验。
可能国内一些神长教友也曾在网上或报纸上看到这篇关于雷立柏的报道,但也许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位外国学者正在为中国的基督信仰做着积极的贡献。
我们和基督之间的真正和唯一的中保,正如耶稣自己所指出的,是圣神。玛利亚是圣神用来带我们到耶稣的方法之一1。
教宗在文告中写道:“第一批基督徒在敌视和艰难的环境中开始了他们的信仰生活。被边缘化和遭监禁的经历加上内外的冲突,促使他们把问题、冲突和困难变成执行使命的机会。
他强调:「没有十字架,基督信仰就不存在。我们不可能独自走出罪恶。」十字架绝非放在祭台上的装饰品,而是天主爱的奥迹。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户籍记》,讲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时,埋怨天主和梅瑟。
位于今以色列白冷(伯利恒)圣诞教堂内的白冷之星上用拉丁文镶刻着:圣母玛利亚的基督耶稣诞生地,以表示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
我们是否将死而复活的基督的爱当作生活的核心、「救恩的泉源」,或者我们满足于「宗教的某种形式,以求良心安稳」?教宗方济各9月1日上午在周三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敦促众人省思这个问题,反省我们如何活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