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友深入到世俗中,带着福音的精神,去改造、革新和圣化这个世界。教会在梵二精神的熏陶下,认真反省了自身在未来的定位,教会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人,反而成为了在世界上的具有服务精神的仆人。
信仰的思考:《创世纪》一开始便告诉我们,天主创造了这个世界,供应这世界一切所需,他爱惜一切,特别是按他的肖像造成的人类。但他的儿女在世同样会经历苦难。圣经中保禄说:“我们是注定要受苦的。”
为此,当前的生态危机首先是我们以病态的目光看待自己、他人、世界和时间的后果之一,这个病态的目光令我们无法察觉到天主赐予的恩典,难以发现自己是被爱的。
谈到去年年初巴拿马世界青年节和与青年的会晤,以及2月份在梵蒂冈召开的保护儿童会议,教宗指出成年人应肩负起教育青年的任务,并且提到今年5月14日将召开以“重建全球教育契约”为主题的世界会议。
后来,潘国光神父在上海传教期间,中书公(徐骥)日侍左右,化诲者,数以几千计,旧堂不能容众,因谋于中书公,复建堂于县治之北安仁里,又置田二三顷,取租足用,以备不继……在徐光启的影响下
主礼:各位教友,今日是将临首主日,是教会礼仪年的开始,在将临期的第一个阶段,教会重申信德,期待基督的再次来临。在将临期的第二阶段,教会就在期待基督再来时,矢志跟随已经降生成人的救主基督。
经过一年的筹备,中国观众翘首企盼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2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21日正式对外开放。
圣座新闻室主任伯克7月9日公布,教宗方济各接受巴拿马政府和该国主教们的邀请,将于2019年1月23日至27日前往该国,出席将在巴拿马举行的下届世界青年节。
在刚过去的主日弥撒中,我们恭听了主的受难始末。它以这样的话结束:“他们在石上加了封条”(参玛27:66)。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对门徒们来说,那块巨石意味着他们希望的终结。
在基督内人与天主要和好,人与世界要和好,人与人也要完成和好。这种和好意味着理解、接纳、担负和爱。这种多维度的和好反映在人际交流上,就会达成一种美好的人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