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的基本挑战是因为我们人选择离开天主,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受到了物质主义的影响,只重视效果,而忽视了生命本身;这也是最原始的我们的祖先亚当和厄娃所面对的诱惑。
追求物质、成功并不是一般民众所能为之事,那是需要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在追求物质和成功并充分获取之后,其空虚的确是导向信仰的某种转机。但对广大民众而言,信仰之门从来就不在这里。
施舍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一个重要幅度是精神方面爱的给予。一如德肋撒修女所言:“当今世界的贫穷,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匮乏,更重要的是冷漠——爱的缺乏!”
只是他们完全用现世的、物质的观念来理解复活,所以他们又一次大错特错了!
今日的一般人,大都趋向资产阶级的享受主义。他们如果能够有漂亮舒服的汽车,在暑假中能够出外度假旅行,便沾沾自喜自满自足。许多神职入员也不能超脱这种享受主义。
在《大公法令》论大公主义的公教原则中,分享了合一的基础及实施的原则。合一的根源是天主圣三,合一共融的最高境界是圣体圣事,合一之神是天主圣神。
他指出,这危机的祸根在于教权主义,也就是「曲解司铎牧职的意义,以之为手段,强力侵犯最弱小者的良心和身体」。教宗方济各去年8月在致天主子民信函中称之为「理解教会内权威的反常形式」。
其次,也许是更困难的任务,是医治受神职主义感染的神职人员。这神职主义已在基督的奥体中变得腐化。或许,唯一可治愈教会的方法,就是司铎人数的减少。然后,我们必须希望,他们不会被机械人取代。
教宗解释说,“若我们论述的是一个同道偕行的教会,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形式,而也需要实质,以及在天主子民中,尤其是司铎与平信徒之间促进对话和相互作用的工具和结构”,因为“有时在圣职人员中的精英主义使其脱离平信徒
但是你对物质的可靠性的信赖已是对天地万物和宇宙秩序的信赖的一种反射。没有人能对偶然性抱有信赖,对自然的可靠性的信赖其实也就是对宇宙的必然性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