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对此解释说,我们很容易认出那些会给我们增添麻烦的人,不愿听他们抱怨、闲谈、提出要求或自吹自擂。
教宗说,那时的福传“不走本地化的路径,而是仓促地移植,并强行事先已构成的模式,不尊重原住民。相反,瓜达卢佩圣母显现时,身上穿的是当地人的服装,说他们的语言,接纳并热爱那里的文化”。
我们不应该仅仅将节俭视为自我否定或者追随潮流,而应该将其看做一种有益于我们个人,会改善我们生活的事物。消费主义经济基于不快乐的感觉应运而生。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境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
这表明有人认识我们,而且看到我们的痛苦。教宗强调,与耶稣的相遇将我们的悲伤转变为喜乐,就如玛利亚玛达肋纳所经历的那样。在耶稣周围有许多人寻找天主,但实际上,最具奇迹般的事实乃是天主先惦记着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信仰生活也如此,若要进入天主的光荣,就必须每日忠于祂的旨意,即使需要作出牺牲、需要有时改变我们的计划,也在所不惜。 路加对耶稣升天的叙述非常简要。
那是今年初,我们成都市举行“道教文化节”。我在青羊宫碰到了一位老道长,我问老道长说:“师傅,我是天主教教友,我们天主教信仰的天主,和道教供奉的‘原始天尊’,以及伊斯兰教信奉的‘安拉’是不是同一位神?”
教宗说:正是我们在圣洗圣事中所领受的圣神教导并促使我们向天主说‘父啊’,或更好说‘阿爸’,祂就这样成了我们的天主,就是我们的父亲。
我们习惯了评判。相反,天主接纳苦难。当他看到邪恶时,他不会去报复,而是感到悲心。
教宗府讲道神师帕索里尼神父在四旬期周五第一场默想中省思耶稣的受洗,他说,我们蒙召坚定不移地依靠基督。“在这禧年的四旬期,我们蒙召坚定不移地依靠基督,确信在祂内能为我们的生活找到坚实可靠的依据及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