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为了宣讲只是见证善还不够,也需要懂得忍受恶。我们要切记:为了宣讲只是见证善还不够,也需要懂得忍受恶,这很重要。一名基督徒既要行善,也要忍受恶。两者并驾齐驱,生活便是如此。
善是什么?伦理学上说:善就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而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是一种源于同情又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
前圣座外交部长现任按照先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发表的《善牧》宗座宪章规定教廷唯一一个由枢机主教领导的部门负责人。圣座各委员会主席中没有一位被擢升新枢机。
瞻仰圣像,使我们睹物思神、思情,引人善度人生。另外,还挂有一瞻礼单和精美圣像挂历,便于我们全家知道教会的庆节,以便参加宗教礼仪,充实宗教生活。我的工作台旁放有各种医学书籍和诊断器具,拿取方便。
正是在困惑与理智、诱惑与坚信、罪恶与圣善、茫然与希望、痛苦与欢乐、失意与得意、伤心与喜悦的复杂矛盾交织中,作者完成了自己的圣召。他的圣召体验,其实质就是一段不算太短的四旬期。
这些年来,你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喂养着你的羊群,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你还奔波在牧灵之路上,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记得今年暑假期间,你带着你堂区的孩子们来任丘残婴院探访。
为了牧灵的需要,选取旧约七篇读经中的读经一、读经三、读经五三篇。在读经一中,当读经员读到天主说有光时,一束灯光从堂院射向了读经台。
在教会层面,雷鸣远神父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精神,德兰修女爱,直到成伤的精神,以及在牧灵福传中不计其数的神父、修士、修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谋利,只为弱者、穷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和前途
我很高兴见到很多教友修读神学、圣经及教理课程;我们的教区目前有一千六百位教友担当义务传道员及主日学导师,也有一千二百位送圣体员,而医院牧灵及探访监狱的神职人士及教友亦做得十分出色。
信仰团体不完全等于善会,它也不是团契,也不纯是一个查经小组、生活分享组或祈祷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