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撒格说:看,这里有火有柴,但是哪里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亚巴郎答说:我儿!天主自会照料作全燔祭的羔羊。于是二人再继续一同前行。
教区李连贵主教主持弥撒,近30位神父与祭,一位本村执事,700多教友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在金庄村的西北角,一座神圣庄严,崭新独特的圣殿巍然耸立,长37米,呈半圆形,宽15米可容纳近700人。
教会鼓励司铎们在信友们的各种聚会中、在举行每一件圣事时都应该宣读圣言,特别是弥撒圣祭中的讲道(主日及法定庆节中有严重义务)。
候选人在这阶段的培育过程中,将会领受”读经职”及”辅祭职”,而在领受”辅祭职”前,他们将会参与第二次为期不少于七天的”圣召辨别避静”。
教宗方济各当天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感恩祭,21位枢机、19位主教和大约150位司铎与教宗共祭,但因疫情管控措施,在场参礼的信友人数受到限制。
由院长党明彦主教主祭,修院培育团9位神父共祭。党主教在弥撒讲道时强调两点:一是要有圣保禄宗徒一样的热火,吸引更多的人认识福音真理,以获得救恩。
人们祈祷的时间也正好是每天耶路撒冷圣殿举行礼仪的时间:晨祭、午祭,以及晚上的隆重闭门仪式。一日三次的祈祷大同小异,每次都重复这句颂词:“愿上主受赞美!”
主教只是授予举行弥撒的职权,当一位神父有了这样的职权,就由本堂神父提供举行圣祭的地方。
把病人当作基督一样看待,天黑还要早点到圣堂里督促、鼓励教友或孩子们读经、辅祭,自觉地担负起了教会礼仪这份担子。在场的各位都可以作证:孙老先生对待瘫痪在床的老伴始终不离不弃,照顾周到。
作见证者先于作导师教宗向在场的一千多位司铎指出,要“更新所领受的恩典”有三条“道路”,就是司祭职的更新之路:福音的喜乐、属于民众、服务的创造力。首先,这种喜乐来自于“被天主所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