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礼仪的福音给我们讲述了,耶稣在询问门徒们人们认为他是谁后,直接问他们说:“那你们说我是谁?”(谷8:29)。伯多禄以门徒团体的名义回答说:“你是基督”(谷8:30),即“你是默西亚”。
今天礼仪的福音给我们谈论一个富贵的人。他跑过来与耶稣相会,问他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作什么?”(17节)耶稣敦促他要变卖一切而跟随他。
“但愿你们的态度、你们的静默、你们服务的庄重、礼仪之美、你们一举一动的秩序和庄严,都能引领信友进入感恩祭奥秘的神圣美妙中”。
希望根植于耶稣的复活教宗随后指出,今日的礼仪并非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基督徒的信仰根植于基督复活的奥迹上,这个信仰帮助我们活出这份怀念,将其视为对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向前看,朝著我们生命旅途的终点
按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分类法予以编排,除天主教神哲学、历史、伦理、灵修、礼仪等图书资料外,还有多种版本的天主教百科丛书、经典著作、工具书和具有代表性的天主教杂志,以及几套缩微胶片、文献资料等。
我兴奋的跑去了.可没走多远,路断了,只好下坡,不料这个坡更陡峭,怎么下也下不到底.我怕了,只好退回来,原路返回.再次来到之前的建房处.那个声音又响起别走了,这就是你的家.这次,我停下来了,背着孩子爬过土坡来到屋门口
一群群、一队队朝圣者抬着巨大的十字架,迈着沉重的步伐,低声唱着圣歌,一步步走过去,从第一处苦路一直走到第十四处。
在第四部福音中,耶稣的母亲只出现两次,但这两处都为主要场景,连结起整部福音的故事发展。第一场是加纳婚宴(若2:1-11)。玛利亚告诉耶稣宴席缺酒的事实。
两千年前,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血淋淋、惨兮兮而死,今天文明的我们不能容忍用如此直接、如此野蛮的方式处死人,但我们心中却充满着毒霾,在无声无息中把走入我们内心的耶稣窒息,于是,良心平安中,耶稣被温柔地处死了
教会内的一切,任何体制和职务,包括伯多禄和他的继承人的体制职务,都在童贞圣母接受天主的圣意而充满圣宠的时刻,处在她的庇荫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