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鼓励我说,他特别喜欢看我写的文章,特别喜欢看礼仪漫谈栏目的文章,通俗易懂,能学习到很多知识,希望我写作时,通俗再通俗。我很感动,我也知道是他在鼓励我。
可是遗憾的是,我当时听不懂,经常打盹,等到唱阿肋路亚和互祝平安的时候才会醒过来,现在想想十分后悔,当时也没有好好的学习天主教知识,没有事事依赖天主,后来才没有好的结果,不过现在回看我所经历的一切,天主都是在缓缓的引导我
为了使自己的村庄更美好,并因着李老师讲的环保知识的启发,在神父的倡导下他们以各堂口为单位,还定出了自己的植树节。圣神降下来了!圣神从天上降下来了!
这种有恶化趋势、令人不齿的饥饿现象,在这备有财富、知识和工具、足以消除这个现象的世界中,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我学的是美术专业,凭我粗浅的知识认为:此物应该是旧时的“国产”,西方的雕塑整体来说比例协调,而这个雕塑比例明显有些失调,头部显得大些,这跟明清时期的塑像和画像基本相同,明清时期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基本如是。
一个开书店的朋友曾说:“现在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判断力却越来越弱。
这种认识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辨和知识的积累就能轻易达到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默想、祈祷、读经、敬拜和与其他信徒的团契,不断地与天主建立亲密的关系。当我们真正认识了上主,我们就拥有了睿智。
她在每一个处境中,都有一个个不同的选择机会,在“圣母领报”(路1:26-38)时,她也处于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困扰之中,她可以在害怕中拒绝,也可以在茫然中接受。
你们交流了知识,分享了期待,并通过艺术、音乐、科技和体育与城市展开对话。在大竞技场,你们还领了告解圣事,获得了天主的宽恕,更祈求祂的帮助,好能善度人生。
他们的信仰只是条文知识,只是别人的天主。而我们基督徒对天主的认识,却是通过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天主,亲自接触;就如若望宗徒说:我们听见过,亲眼见过,瞻仰过,亲手触摸过的生命的圣言(若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