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你们的见证,使天主救恩的讯息能传到你们邻人和同胞的心中。”为实践这个使命,教宗提出了作见证的三个特征,即:诚实正直、负责任和乐观。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讲述天主召叫祂的仆人,把救恩带至地极(参阅:四十九1-6)。教宗阐明,这预言不仅关乎默西亚、救世主,也涉及以色列子民、天主的子民,包括我们每一个人。
教宗方济各接着引用了圣若望保禄二世在《论得救恩的痛苦》宗座牧函里的教导来阐述他的思想,即看到在苦难中反映出基督。
“因此,真正传播的组成要素主要是具体的聆听、相遇、面容和经历”。“传播必须成为教会的一大助力,好能具体居住在现实处境里,促进聆听,领会当今男女的重大疑问”。
说到“鞋子”的比喻,教宗提起《依撒意亚先知书》的一段经文:“那传布喜讯、宣布和平、传报佳音、宣布救恩,给熙雍说‘你的天主为王了’的脚步,在山上是多么美丽啊!”
一份关于敬礼耶稣圣心的新文件将公诸于世,帮助信友们默观“上主的爱”的各个方面,让这爱“光照教会更新的旅程”,而且“也向这个似乎失去心灵的世界讲述一些具有意义的事”。
教宗接见他们时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这个修会为自己特恩的丰富多产作的见证。他也邀请修生和司铎们用祈祷和度团体生活的方式来滋养自己的信德。
本堂董伯承神父在讲道中勉励大家:“十字架是光荣的标记、救恩的泉源,今天,我们为钟楼举行荣升十字圣架,让我们以此为契机,重振信仰生活,在这古老悠远的教会沃土,结出信德丰硕的果实。”
就如梅瑟在领受十诫石版前(见出34:28),又如厄里亚在曷勒布山上与上主相遇前(见列上19:8),同样,耶稣也以祈祷和禁食来准备展开自己的传教使命,这准备以一场与试探者坚决对抗作序幕。
几乎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都是在屋外坐着念玫瑰经,他常对我说:亮亮,求圣召,立志修道吧!还有一位打钟的爷爷每次比别人都要早到堂里半小时,这半小时是他自己念玫瑰经、拜圣体的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