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奉的天主教,由于热心出众,被教友推荐为会长,他还是抗日英雄,上山打过游击,至今身上还有枪弹的疤痕。他爽快地告诉我们他奉教的理由。
在热心人的帮助下,神长教友敲响了老人的家门,得知是天主教的人来看她,老人家好开心,连忙让我们坐下,黄大姐告诉老人,九江本堂神父来看她,老人家连声说:谢谢神父,没想到神父会来,真没想到,感谢天主!
他在南昌三年,结交了许多儒士权贵,并在交往中向他们宣讲天主教教义、发展信徒。1596年6月29日,利玛窦神父在南昌举行了第一台弥撒圣祭,从此,天主教在南昌落地生根。
中英文版的《圣保禄医院历史足迹——关爱服务百二载》,于去年十二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出版。
1853年青浦蔡家湾孤儿院迁至土山湾,到清同治三年(1864年),天主教传教士将土山削平,设立土山湾孤儿院,其址为蒲西路448号。土山湾的出名,同天主教在上海的传布密切相连。
1915年10月,年轻的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现一本作者名为“天主教司铎黄伯禄斐默氏”的《集说诠真》(上海慈母堂藏版),于是在日记中记道:“此书盖为辟多神迷信之俗而作。
一直笃信佛教的古格国王,此时对安德拉德带来的天主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据说他在教堂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每天都要给工人们送上两三次食物,而且经常为工人们举行丰盛的宴会,以鼓舞劳动士气,对于有突出业绩的工人,
来自日本天主教各地教会和日本各个宗教界(佛教、神道教和基督教)的众多代表以及东京总教区的神长教友参加了当天的葬礼。白柳诚一枢机生前的秘书深水正胜神父告诉“信德”,香港教区汤汉主教专程来东京参加了葬礼。
在人类学家安娜·科文(AnnaI.Corwin)撰写的名为《拥抱岁月:天主教修女如何成为优雅变老的典范》的研究书籍中,阐明了语言、文化和信仰实践如何帮助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圣心方济修女会修道院的修女优雅地变老
欣德主教在新年伊始接受西班牙天主教周报《阿耳法与敖默加》(Alfa&Omega)的采访,指出也门的交战各方并非真心诚意想要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