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与耶稣相遇,都会改变我们的生命。 教宗说:我们蒙召重新发现从洗礼开始的基督信仰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一如撒玛黎雅妇人那样,见证与上主相遇的喜悦。
(德7:1-2)小红决心不再打牌,今生今世再也不改变,这是我对天主的誓言。
我们耕种后的改变,是更珍惜自己的食物,即使形状不美也会吃掉,不能吃的也会放回农田作为养份。
教宗最後说:我们也与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一起登上耶稣显圣容的山,在那里停留默观耶稣的面容,接受耶稣的讯息,并在我们的生活中付诸实行,因为我们也能因着爱而改变。事实上,爱有能力改观一切;爱将改变一切!
人心若向福音敞开,世界就会改变,人类就能重生。基督希望众人都能听到祂的圣言,尤其是那些在边缘地区生活的人。那不勒斯是个富有精神、文化和人性潜力的城市,尤其有爱的能力。
教宗最后指出:这一切都为与整个生活建立关系的方式带来根本的改变;一切仿佛受到新光的照耀;可以说这是一项真正的‘皈依’,信仰是‘观念的改变’,因为在基督身上自我启示并让人看到祂的爱的计划的天主
教宗说:唯有我们像玛利亚那样向天主的行动开放,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上主,视祂为全然信赖的朋友,一切才会改变,我们的生命才会赢得新的意义和新面貌,换句话说,我们就会成为爱我们和从不遗弃我们的天父的子女。
他重申:「我们本身、我们的思维和我们社会中,有些事必须改变。」教宗要求教育众人团结一致,他解释说:「这句话令人不太舒坦,时常被搁在一旁。」他也要求改变思维,并转而提及「丢弃文化」和「冷漠的全球化」。
但我们在很多的时候不懂得如何改变回音,尤其在别人对你态度不友善的时候,多数人便会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态度来应对。难道这就是对的吗?
若受到培育者的主动回应,则此人愿意改变自己跟随耶稣。相反,若遭到拒绝或排斥,那就要考虑他们是否适应双向的神人生活。因为这是理想的动力。第四,“适当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