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祈祷与和平的关系,教宗解释说,祈祷与具体合作能有助於走出冲突逻辑的禁锢,抵拒只知反抗和愤怒者的行为。祈祷与合作意愿着眼於一种真正的和平,而非幻想。
钱财本应成为我们行善和关怀他人的工具,但它却驱使我们和整个世界臣服於自私的逻辑,不让爱发挥作用,也阻碍和平。此外,这富翁除了贪婪外,也喜好外表的虚荣,以此遮掩内心的空虚。
教宗提醒信友们说:我们切莫被诱惑所禁锢,孤独沮丧,总是为已经发生的事而哭泣;我们切莫屈服於无济於事的恐惧逻辑,断定一切都不顺利,再也不如以前那样。这就是坟墓的光景。
接着,教宗谈到世界各地区的局势说:“我们的教会生活在耶稣诞生之地,为邀请当地居民放弃任何暴力与报复的逻辑,努力走向和睦共处的目标”。
其实,这是一种本身有自己逻辑的圣召,在教会中有一种特定使命,历史广泛地证明了这些。我们可以想想,例如修士修会在培养教育青年方面担任的重要角色,他们在许多国家办了许多公学和大学。
我们不屈服于容易赚钱的邪恶逻辑,却要为众人的前途著想”。
这个纳匝肋的少女以自己的生命成了预言,说出“天主在人类历史中施展大能,以祂的仁慈推翻了世界的逻辑,举扬了卑微的人,贬抑了心高气傲的人”。
「贤士们也可能是世俗逻辑中的大人物,但他们伏小谦逊。为此,他们找到了耶稣,并认出祂来。贤士们谦逊地寻觅、踏上旅途、问路、冒险和犯错」。「亲爱的弟兄姊妹,唯有谦逊才是引领我们找到天主的道路。
“温柔是尘世逻辑中最强劲的事物,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伸张正义的方式。因此我们绝不可忘记,天主不会因我们的罪过感到震惊,祂比我们的罪过更强而有力。天主是父亲、是爱、是温柔。
按其逻辑推断,似乎谁越穷就越光荣,谁穷,天主才会喜欢谁,这种把“贫穷”和“神贫”混为一谈的错误观念不予以更正,对于树立教友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对于光荣天主光荣教会以及福传都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