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教会的圣师,赎主会的创会人,也是伦理神学学者和听告解司铎的主保。正如教宗方济各在2018年8月1日公开接见活动中说的,「他以谦虚与温和赢得了所有人的心」。
“在接下来的星期六,我正在听告解时,有一个男人走近我。我没有认出他来,因为有许多人参观大殿,夏天来的人更多。原来是他!他身旁还跟着一个八九岁的金发女孩。他对我说,‘神父,你不认识我吗?’
他答应一声,并没有躺下休息,我又听到他在叹息,我也不困了和他说说话。我对父亲说:我觉得咱们进堂,好像有人监视,假如我被那些干部或同学发现了,戴上落后的帽子,一辈子前途就完了!还是小心点不要再进堂了。
这位女强人哽咽地告诉前来与她告别的各国大使、外交官、亲信和安保人员等:“你们将一直在我脑海中,在我的祈祷中,在我的心中。”
三、圣召的楷模及主保“听家乡老人们讲,杨主教1980年3月被释放回到了武安高村老家,6月就去了我们老家南常顺堂口做弥撒。杨主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传教心火大,胆子也大,他内心相当坚强,心地善良、慈善。
他不气馁,就在天主台前天天为之祈祷,没过多久,二弟打电话告诉他,要找神父办告解。他把神父领到医院,二弟先后办了两次告解,并领了傅油圣事,几天后很安详地去世了。
不能使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圣体圣事的神圣及告解圣事带给他们灵魂的无限神益。印象不深,也就得不到重视。面对此,那我们怎么办呢?我愿结合今年暑期要理班经验,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故事一:瞻礼前夕,一位母亲在圣堂院子里,对自己的儿子说:“要过瞻礼了,办一办告解吧!”“我哪有罪?办什么告解呀!”儿子理直气壮地回答。
「倘若有些行为有时无法帮助他人接近耶稣,或者有些时间表和计划不符合所有会来告解亭的人的真正需求,我们就必须加以反省;倘若人所制定的标准比宽恕的意愿更有分量,或者我们的严厉会远离天主的温柔,我们也要加以反省
犯罪就是远离天主的恩宠,犯罪就是将天主锁在门外,让魔鬼进入自己的心,然后内心欺骗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下次办完告解就再不犯了。其实,如果不真正悔改,很快就会有下一次,依然是同样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