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他发出的柔和的光明,我禁不住喊了出来:是主啊!奇怪吗?我不是每天跟你在一起吗?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给我说说。主耶稣啊,你看!马上又是你的生日了,我不知道应该让大家准备些什么礼物奉献给你。
神父在讲道说:“今天确实是苦难的日子,但这苦难中也有喜乐,因为耶稣的受难至死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把我们从罪恶中解救出来,使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耶稣打破了坟墓的黑暗,而永远活着:他的临在能让任何事物充满光明。和他在一起,每天都成了永恒旅途中的一站,每一个“今天”都能期待“明天”,每一个终点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每一刻都超越局限而投向永恒。
研究这个疾病的意大利参议员暨米兰大学药物学教授卡塔内奥(ElenaCattaneo)女士对此表示,「希望在於透过圣父的讯息,我们能点燃一线光明,让人看到这些疾病、这些病患及其家属的所需。
教会及世界、也将我们自己的软弱和不足及自己的有限,借着感恩圣祭交托在天主大能的手中,求祂圣化我们未来的岁月中的一切,尽力成为祂悦纳的生活的祭品,愿我们每个人在新的一年成为他人的光,带给我们这个世界及身边的人光明和温暖
教宗说:“这也是你们首要使命的美好至极形象:在你们内守护基督的形象,好能够把祂展示给弟兄姊妹们,⋯⋯好让那些来你们这里寻求光明的人不至于失望。”
在我们与他联合在一起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中,在赏赐爱、光明的最美好的冒险中,快乐会加倍增加(参阅依9:2),并且不只是围绕着我们,而且在我们内。
比如在玛窦福音中这样记载,当耶稣治愈两个瞎子时,他用手抚摸他们的眼,他们的眼便开了,得见了光明(参玛9:29-30);同一福音中,当耶稣复活雅依洛的女儿时,他拿起女孩子的手,女孩子就起来了,获得了再生(
教宗方济各首先谈到一个自相矛盾的观点:在现代化的几百年来,基督信仰、它的喜讯和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自始都是通过光明的象征得以表达;但是也常常被盖上迷信黑暗的印章,背负反对理性光明的骂名。
圣洗圣事给予力量和光明。你感到自己被基督的光照亮吗?你是个光明的人吗?或者你是个黑暗的人,缺乏耶稣的光?我们应该善用圣洗圣事的恩宠,这是一项恩典,成为众人的光! 最后,简短谈第三点:罪过的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