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明白了这一切时,多么希望自己也能从此拥有这份不变的依靠和永远的坚强,我开始了正规的慕道,但由于工作原因我错过了当年的洗礼(我们堂区每年只在复活节授洗),我又被安排在下一年度的慕道者中。
著名作家梭罗总是这样对自己说:“如果没有出生在世,我就无法听到踩在脚底的雪中发出的吱吱声,无法闻到木材燃烧的香味,也无法看到人们眼中爱的光芒,更不可能享受到因为自己的奋斗而带来的成功的快乐……能活在世间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在处理儿女问题上不够智慧,有时焦虑忧心,有时疏忽大意,甚至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求您教导我们,使我们明白儿女是属于您的,我们只不过是管家。
又如圣保禄致弟茂德前书6章18-19节教导我们说:“……甘心施舍,乐意通财,为自己积蓄良好的根基,以备将来能享受那真正的生命。”
可仔细想想,自己竟也有过这种心态。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几个同学一起租了个独院儿,得自己生暖气,然而照看锅炉便成了问题,因为没人经于此道。不过,为难时,徐姐挺身而出,表示全权负责此事。
庇护神父从未周游世界,因为在他眼中世界只有告解亭那麽大,而在他去世50年来全世界却仍然在围绕着他旋转,为能使自己的心灵与天主和好,为品尝这份无比珍贵的喜悦。
同时,陈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陪伴耶稣过程中获得的诸多恩宠。
这个细节告诉我们教会经常受到的诱惑,就是在危险面前将自己封闭起来。虽然如此,天主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也有运作的空间:路加提到在那个家里‘有好些人聚集祈祷’(十二12)。
作为教会栋梁的神父们很多时是因为劳累过度而突发疾病,他们中的很多人有了病都会硬扛着,其实他们比一般人更多次地迈进医院的大门,不过那是为住院治疗的教友行圣事,而不是为自己,因为他们从来不把自己的病当回事儿
辣黑耳哀悼自己的儿子,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是在走向流亡的路上死去的。教宗解释说:面对丧失儿子的悲剧,一位母亲不愿接受安慰的言语或举止,因为这样的言行总是不恰当,绝不能减轻一个不能也不愿癒合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