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每个人,即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都憧憬着有一天行走在朝圣的路上。在那条圣洁的路上,在那条圣善的路上,在那条充满希望的路上,寄托着我们心中多少期盼,多少梦想,多少呼唤。
德三十五:12-14,,16-18;弟后四:6-8,16-18;路十八:9-14上主日的福音主耶稣要我们经常祈祷,令天,主耶稣要我们注意祈祷时的心态,因为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后果:「诚心诚意恭敬天主的人
回想这么多年,从信仰灵修的角度来说,我们基督徒一生都在和天主建立关系,这是信仰生活的一个主旋律。
他说:圣神是教会的灵魂,是教会生命的气息,是基督徒丰盛生命之匙,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这端真理的重要性。当今教会只讲圣神的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寻求圣神的充满,向宗徒时代一样披戴圣神的能力。
原以为这是留在圣经中的美丽故事,却真真实实地活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温州教区龙港堂区的孔祥路兄弟,就是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他是家中的次子,孝顺、听话。
只有天主知道把我们引向“安全港”的航程。教宗本笃十六世向马耳他人说的这番话,就是公元60年的那个冬天保禄和他的伙伴们遭地中海风浪颠簸,面临沉船危险和没有得救的希望时所经验过的。
他希望帮助我们从虚无主义的自暴自弃的灰泥尘土中解放出来,并为我们打开一扇门,通过传递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好消息,把我们从罪恶与恐惧的奴役中解救出来。但他如何帮助我们呢?
在讲道中,教宗首先点出天主子「取得奴仆形体」,并「在服务我们的过程中拯救了我们」。教宗指出,「我们常会以为自己在服务天主」,实则「是天主白白地在服务我们,因为祂先爱了我们」。
换言之,耶稣不是为我们做某些事,而是给了我们全部,为我们舍掉性命。祂有一颗牧放的心(参阅:则卅四15)。祂牧养我们众人。”教宗提到,为了用一个词来概述教会的行动,我们经常用“牧灵”一词。
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第二个态度——行走,才能在各处宣讲说:天主是父亲,耶稣基督教我们认识了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