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主的事业看到主耶稣和群众的对话,我们发现有点奇怪:主耶稣告诉他们要追求永生,追求天上的食粮,他们却希望做“大事业”。“我们该做什么,才算是做天主的事业?”
进一步的,希望借对自我修会的探索和发现,对彼此修会的认识和对话,我们的修会团体更能扎根在圣神内,修会的生命更能稳健成长,以建树基督的奥体-圣而公教会。
注视伯多禄和保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蒙召前行,因为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兄弟友爱:教会需要它,平信徒与司铎、司铎与主教、主教与教宗之间的关系需要它;教会的牧灵生活、大公运动的对话,以及教会希望与世界建立的友谊关系也都需要它
每一次疼痛的忍耐、每一个孤独的夜晚,都是对信仰的淬炼,让人在与苦难的对话中,更清晰地听见天主的声音,深化与祂的联结。第三,一切的病苦是成圣的捷径,病苦更是如此。
教友爱心接力,助老人重获新生张埃亮教友听人介绍了老人的境况,也亲眼目睹了老人的惨状,作为曾经参加过全国名医大会、抢救过无数危重病人的医生,对老人的恻隐之情油然而生。挽救生命,刻不容缓。
1962年当选为全国天主教神哲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1966年文化革命爆发,赵振声主教遭遇不幸。刘斌神父,耶稣会会士,1901年入会,1906年晋铎。毕业于上海大修院。
2003年王神父受教区指派,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青年司铎学习班。一年的学习中,王神父最受触动的是耶稣会神父带领的那次避静,其间他领悟到:不是自己选择了天主,而是天主先向他迈出了第一步。
如今,“信德”和信德网络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和最有影响力的天主教媒体。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由于“信德”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教会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与全国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时,呼吁五大宗教团体和广大宗教界人士,要发扬中国宗教界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为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个“省字号”天主教文化交流中心设立在一个村子里的教堂,这在全国可为首创。董神父在豆腐庄堂口创办的“山西省天主教文化交流中心”董神父直言不讳地说,在教区的支持下,自己也是顶着压力完成这项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