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保禄宗徒才决定地他不想再知道别的,只想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格前2,2)”。
《新约》“玛窦福音”中记载:宗徒伯多禄曾问耶稣说:“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
作为基督徒,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难免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有信仰的依托,宗徒精神的鼓舞,面对种种的“利益”和“甜头”,我们会收敛心神,望而却步。
应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感恩的心于芸芸众生中感念天主的仁慈照顾,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言:“应常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张若瑟)
然而,前进仍是个人的事,我们只有像圣保禄宗徒说得那样,顺从主的教诲,持守诫命,奋勇努力,永不松懈,才能到达终点,才能和母亲相聚于天乡,才能使母亲说的“天主赏给我的子女,我一个也不能丢”这句话成为真正的现实
圣母把它带到厄弗所,后来遗留给圣若望宗徒,随后又在小亚细亚一带流传。第二个假设是马诺佩洛朝圣地的这块布巾和耶稣的殓布始终在一起,几个世纪之后才被分离。
1、人具有天主所赋予肖像和模样圣保禄宗徒讲道:“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实的正义和圣善的新人。”
因为圣神充满有四个原因;1、天主的应许,2、天主的命令,3、耶稣的榜样,4、宗徒的榜样。
圣史马尔谷也注意到,耶稣对青年的回答也使宗徒们感到困惑。在第二个场景中,耶稣老师把第二和第三种目光投向祂的门徒。
一如圣保禄宗徒所说的:对一切人,我就成为一切(格前九22)。当羊群沉浸在喜悦中时,牧人若具有同理心、具有喜乐的同感,就懂得如何与羊群一同欢乐。但我们也要懂得把天主的临在引入他们的创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