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耶稣已经解释了祂自己的苦难和死亡:“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进入祂的光荣吗?”(路24:26,45)因着主耶稣基督,我们才知道,“苦难”,包括天灾人祸等生命的不如意,都有其价值和意义的。
罪恶,首先是拒绝听从天主的诫命,其次是犯罪伤害自己的灵魂和身体,第三是犯罪伤害其他人和天主的受造物。在痛苦中,人的本能就是呼天抢地,开始祈祷。
当福音中的这几位希腊人前来见主耶稣时,祂却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若12:20-33)。希腊人代表了非犹太人的所有外邦人。光荣,就是闪耀生命的光彩,彰显生命的本质。
感恩祭透过人类生命中最深刻的经验:其中有悲伤、专注聆听、邀请、亲密以及约定,涵盖了我们的受召生活的内涵。
温克汗原是克烈族酋长,受金封爵为王。他的侄女唆鲁忽帖尼是忽必烈的生母,有名的景教皇后。十三世纪,我国出了两位名贯天下的景教人物,他们是景教主教,维吾尔人,一个叫巴扫马,另一个叫马可斯。
我们怀着对天主公义最终得胜的盼望,去挑战今日社会中的不公与不义,为受压迫者发声,为饥饿者提供食物,为无家可归者寻找庇护之所。
于是,天随人意,《耶稣圣名祷文》说:“人求则受,人寻则得,人叩门则开。”
在履行这仪式时,主教和司铎被邀请密切地仿效基督;他来「是服事,而不是受服事」(玛20:28),且为「爱他们到底」(若13:1),及为整个人类的得救,而交出自己的生命。
“天主父,及子及圣神,吾愿其获光荣”,让我们知道,圣人的灵迹与大德皆是天主圣三的赋予,同时也因着圣人的特殊恩惠及所显的惊人奇迹,使天主圣三受到光荣,我们也因此愿他永受光荣。
实际上,这些也托付给了我们,那些在我们尚未在母胎中成形时就被祂拣选的人(参阅耶1:5),在圣洗的水中重生,超越我们的限制,并非出于我们的功劳,被带到这里,并从这里被派遣出去,使福音能够向每一个受造物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