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3月22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如此表示。当天弥撒中的答唱咏说:上主永远怀念自己的盟约,而取自《创世纪》的第一篇读经则记述天主与亚巴郎订立盟约(十七3-9)。
若望福音第20章九节,给我们记述了若望与伯多禄二位门徒在听到了玛利亚和玛达肋纳报告主的遗体不见了之后,遂急速奔往坟墓,在那里他们看见了空的坟墓,整齐的殓布,于是他们相信主真的复活了,也明白了耶稣之前给他们所预言的关于他的死亡与复活的奥迹
教宗方济各4月2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他省思了当天的礼仪读经,指出上主不断带给我们新颖、独创的事物,但人们应对的态度不尽相同。在《若望福音》中,经师们的态度从封闭转为「严苛」。
在成为帕罗玛尤贝(PaloMayombe)的邪教的大祭司之后,拉米雷斯很快遇到了一个女孩,她邀请她去教会,并把他介绍给她的基督徒父母。拉米雷斯开始参加家庭的教会,在服侍期间他最终转向基督。
武装人员闯入几座圣堂,在圣玛利亚·玛达肋纳本堂开枪并摧毁了彩色玻璃窗。首都的主教座堂也受到包围。我们成了袭击的目标。因为我们敞开圣堂保护逃难的信友。
教宗方济各9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表示,世界的新颖与基督带来的新颖不同,基督徒的道路是一条殉道的路,但我们绝不能淡化福音的宣讲。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0月12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吁请信众要警惕魔鬼的伎俩,尤其是那些彬彬有礼的魔鬼。牠们悄悄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却丝毫不被察觉。
教宗的序言继续写道,慈幼会士是一位教育家,拥抱那些被边缘化、没有未来的青年的脆弱,并像慈善撒玛黎雅人那样俯身包扎他们的创伤。慈幼会士也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他们能以积极的现实主义看待青年人。
(玛7:7)我的心平静了,因为这是主耶稣给我们的许诺,这是神的启示再一次对我的召唤。
“自发守斋让我们在善心撒玛黎雅人的精神内成长……当我们为了另一个人而自由地作出克己行为,我们就是在公开向人表示,我们在患难中的兄弟姊妹并非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