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筹委会的一份公告解释说,选择在宿务举行本届国际圣体大会,目的是加深对朝拜圣体的理解,重振传教使命,展开菲律宾进教500周年的纪念活动。
巴多明的想法或深受天主教在南美发展历史的启发,因自1609年起,耶稣会士就在巴拉圭创设转化区,以协助印地安人对抗殖民主义者的压迫与剥削。
郑神父强把时代脉博,将自己传教的成功经验全盘托出,精彩奉献与大家分享。
教宗本年社会传播节文告题为《社交网络:真理与信仰之门;福传新空间》(暂译),表示应把信德的友好光芒带入社交网络,当网络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份时,使用者须具包容的态度去面对此趋势,教宗又唿吁信徒应善用社交网络福传
这项合作包括两个层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学术性的合作;在鲁汶仁义书苑的牧灵领域的合作。这两个项目每年都在发展。在会谈中他们探讨了在未来几年加强合作的方法。
这位大圣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也就是今天的英国人,生前对促进欧洲,特别是中欧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有极重大的贡献。
为此,“特邀请对此有丰富经验的全人生命教育协会理事─陈士琳传道,为我们做‘一领一’福传的一日培训,传授福传上的方式与技巧,希望藉着有效的福传经验分享,增进教友的福传能力”。
教宗解释说,若翰的洗礼是忏悔的洗礼,是邀请人们改过迁善改变生活的记号,使人们走近“以圣神与火施洗”的那一位。教宗说:“沉溺在自私和罪的恶习中,是无法有对新世界的渴望。
萨亚斯修女是至圣圣体与无染原罪圣母传教女修会创始人,1847年8月5日生于西班牙格拉纳达,1940年12月10日在那里安息主怀。
教宗勉励泰国信友怀著喜乐走出去,“与所有我们尚未相识的家庭成员分享源自福音的新生命”。教宗首先提到最先来到暹罗王国的两位葡萄牙籍道明会士,他们于450年前勇敢地将福音的种子撒播在这块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