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为我们指出基督徒旅程上的重要地标。第一个地标是记忆。耶稣复活後立即告诉门徒们,祂要在他们以先往加里肋亚去(参閲:谷十六7)。加里肋亚曾是门徒们首次与主耶稣相遇的地方。
他写道:“如果堂区团体不让所有受洗者参与宣扬福音的这唯一使命,以之作为他们生活的特征,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成为福传的同道偕行的教会;如果堂区既不同道偕行也不传报福音,那它就称不上是个教会。”
在福音的段落中,事实上我们看到,他来到了那偏远的地区,越过了约旦河,为了与外邦人相遇(参阅谷7:31)。
当老三张银林神父也要去修院时,虽然母亲倾力支持,但作为一家之主、家庭顶梁柱的父亲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艰难年代却却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圣召不能阻拦,主旨不可违背,另一方面家庭实在无力承担三个修道生的费用以及家庭生活的负担
爸爸妈妈都来自大家庭,我在外祖父家是长孙,和长辈们都特别亲近,让我学到家庭价值非常重要,这点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完全一样。满而溢神父为新人证婚选择神父入耶稣会记者:当初为什么选择做神父?
读的时候就被爱吸引,感到甜蜜,自然会恒心地读,在读经事上我们要直达福音奥秘的深处,享受神味的甘甜。
大会中强调加强社会传播的灵修和宣扬基督福音的使命。
任神父告诉“信德”通讯员说:保禄福传爱心会很像当年的主耶稣和圣保禄,没有固定地点,走到那里把福音传到那里,如果当年保禄有个‘固定办公室’,也许他就成不了外邦人的宗徒了。
这将是一个激励我们满怀激情宣讲福音、见证福音美好和信仰喜乐的契机。
为此,常年活跃在密西西比峡谷地带的天主教会修女们出资在爱荷华州六大重要城市推出巨幅广告,上写玛窦福音中记载的耶稣邀请人们接纳陌生人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