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启示天主的爱与眷顾广及所有受造物,甚至被边缘化的人。我们当效法祂,扩展爱的边界。和平共处的见证:亚巴辣罕与阿彼默肋客立约,表明天主子民也当在世俗关系中追求和平与公义。
耶稣复活前夕庆祝礼仪中有圣火、圣水、圣五伤蜡烛,为提醒我们牢记自己因圣洗圣事,天主圣神将我们移植在耶稣基督身上,使我们稳操胜券变成新的受造之物:基督妙身的肢体,天主圣父的义子,天主圣神的宫殿。
二、斋戒只有祈祷与斋戒才能使世界避免活在战争中,及化解自然性的损失:地震、水灾、海啸。每周两次斋戒,就是在周三与周五只吃面包与喝清水。
文革时期教堂被毁,1983年在教堂的原址上盖建了一所简单的土房子,做为教友们祈祷、望弥撒的场所;1999年本地发生了地震,这间简单的小土房也因此被定为危房,之后,神父到处申请重新建堂,申请通过后,由教友们捐款
2008年,汶川地震,刹那间,美丽的家园成为废墟,圆满的家庭残缺不全,无数的生命瞬间消失,包括很多教友流离失所,灵性生命缺乏牧人的喂养。
但这位耶稣并不以君王的姿态而来,却以「上主仆人」的形像出现,故此先知提醒选民:「请看,我的仆人必要成功,必要受尊荣,必要被举扬,且极受崇奉。
祂们的分别在于与本原的不同关系,父是生者,子是受生者,圣神是受发者。天主的一体是三位。”
我欣喜地看到,各堂区受不同的启发,兴起不同的神恩团体,诸如祈祷神恩、宣讲神恩,治愈神恩等,这些在堂区的生活中尤为活跃。
“我也钉在十字架上了”——他也对世界死了,即不再受世俗的驱动,而是活于基督内(参迦2:19-20)。
“人子”(SonofMan)是耶稣对自己的称呼,出自《达尼尔先知书》(7:13-14),指天主所派的受傅者,将来要统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