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决不仅仅是在祈祷中、在圣堂里或在弥撒中,而是在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通谕中文译本经已面世(九月一日初版),由台湾、香港和澳门主教联合出版。译者包括香港枢机、吴新豪神父和李子忠。在香港,通谕会于公教进行社发售。
过去许多星期以来,教宗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机会中介绍了中世纪许多位重要的神学家和他们的神学思想。这一次他则强调基督信仰不仅仅是那些神学杰作和信仰思想的来源,而且也启发了世界文明史中最崇高的艺术创作。
人是天主的肖像,为此,人只有在爱的生活中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也只有在爱中才能让生命走向圆满。圣若望宗徒说:“从来没有人瞻仰过天主;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存留在我们内,他的爱在我们内才是圆满的。”
据报道,在地下700米处共同度过69个不见天日的日子后,33名智利被困矿工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救援行动中全部获救。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挺过两个多月时间,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走到今天?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9月19日结束了在英国的国事与牧灵访问,他离开这个国家前的最后一项活动,是于主日下午与英格兰和威尔斯以及苏格兰的主教们会晤,并在会晤中发表了一篇语重心长的讲话,内容有关教会对未成年人受性侵犯作出的答复
在弥撒中,教宗的讲道引用当天福音中耶稣的话语:“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若六35)耶稣转向在分饼奇迹中跟随他的民众,表达了天主对他子民的关怀和在分饼中所体现的兄弟情谊。
在要理讲授中,教宗省思了《天主经》的最后一句呼求“但救我们免于凶恶”,阐明在世界和我们自己的心中弥漫著凶恶,但这不是天主的作为,而是邪恶悄悄地进入人类历史中的坎坷经历。
诉诸于记忆并不意味著固守于自我保护,而是唤醒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生命和活力。记忆并非一种静态,而是在动态中,这源自其运动的本性。传统也非处于静态,而是在动态中,它是未来的保障,而非灰烬的守护者。”
在这无法参与弥撒和实际恭领圣体的非常时期,圣亚丰索的《神领圣体祷文》至少可以帮助信友在心灵中表达接纳耶稣基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