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一般人,大都趋向资产阶级的享受主义。他们如果能够有漂亮舒服的汽车,在暑假中能够出外度假旅行,便沾沾自喜自满自足。许多神职入员也不能超脱这种享受主义。
在《大公法令》论大公主义的公教原则中,分享了合一的基础及实施的原则。合一的根源是天主圣三,合一共融的最高境界是圣体圣事,合一之神是天主圣神。
他指出,这危机的祸根在于教权主义,也就是「曲解司铎牧职的意义,以之为手段,强力侵犯最弱小者的良心和身体」。教宗方济各去年8月在致天主子民信函中称之为「理解教会内权威的反常形式」。
其次,也许是更困难的任务,是医治受神职主义感染的神职人员。这神职主义已在基督的奥体中变得腐化。或许,唯一可治愈教会的方法,就是司铎人数的减少。然后,我们必须希望,他们不会被机械人取代。
教宗解释说,“若我们论述的是一个同道偕行的教会,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形式,而也需要实质,以及在天主子民中,尤其是司铎与平信徒之间促进对话和相互作用的工具和结构”,因为“有时在圣职人员中的精英主义使其脱离平信徒
基督文化建设在犹太文化当中,但是单一的犹太文化作为载体是不够的,所以后来又成了希腊罗马文化,犹太文化可以做圣言的载体,希腊罗马文化也可以作为载体,那么中国文化为什么不可以作为载体呢?
教宗解释耶稣对犹太律法的态度说,耶稣愿意成全天主藉着梅瑟颁布给以色列人的诫命。这成全需要一个更高的义德,更真诚地遵守诫命。为此,教宗着重解释了十诫中的第五诫:毋杀人。
(CNA/信德网讯)一个由圣地的犹太人和基督徒推出的新项目,给朝圣者提供机会,步耶稣的足迹游历圣经圣地,体验他曾生活和传道过的地方。
伯多禄否认过耶稣,但此刻鼓起勇气,在监狱中,当着犹太首领的面作证,向他们解释他因着呼求耶稣之名而治愈一位瘸子的事实。是耶稣之名在拯救我们。
两千年来,教会从未停止过福传的脚步,从犹太境内开始,向五大洲的所有民族宣报这一人类得救的大喜讯。今天,全球天主教教友有11亿人,信奉基督的人超过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