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教授,他的确在午夜十二点开车去解决了一个学生的问题。在法律上,他是不需要这么做的,他之所以如此做,完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老师。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这是我们国家的特色。
教宗方济各强调,教会数十年以来对这个问题既没有麻木不仁,也未怠惰,她清楚知道这个现实有违基督信仰的圣事。然而,接纳的意识在教会内大为增长,因为教会总是怀着一个母亲的心肠注视人,为人谋求福祉和救恩。
真的感恩那个小伙子,面对他存在的问题,我在想,这是好天主又在借助这个事件来开发我思想的盲区。围绕着夫妻间闹矛盾的焦点是:你怎么能对别人和对待我一样好?我想谈谈自己的两点体会。
对这个问题,教宗的回答是,教会为宣讲福音的讯息要是没有能够被了解、被运用的新语言的话,看上去是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
真理与权力的斗争教宗又指出,审判和指摘是真理和权力的典型斗争,这问题仍在影响现代政治。谈到耶稣受审判,教宗称比拉多知道耶稣没威胁到罗马的治安,但比拉多需要处理政治现实,包括指摘耶稣的人所施予的压力。
教宗于是提出一个令人忧喜参半的问题:我们在世界上幷为了这个世界真的是天主的圣所吗?我们向人敞开通往天主的门还是将天主隐藏起来?不正是我们,天主的子民,大部分都成了不相信天主幷远离他的人吗?
我的问题有了答案。悲惨的十字架是他爱的表达,完美之爱的表达。我要在他内死去,并在他内获得新生。
教宗因此强调,人觉察到需要一道光来回答对现实世界深刻意义提出的问题。他也指出,人的宗教感情不只是在古代世界才出现,而是穿越人类的整个历史长河。
因此他们与欧洲其它国家的青年有同样的问题,不过,他们对灵性价值和教会的活动也非常关心,感觉到教会是他们的家,这个教会给他们空间,关心他们。经常是这些青年在堂区提出各种倡议,如祈祷聚会、朝圣等等。
必须忠实地保持这一个半世纪以来所执行的使命,关注东方教会的基督信徒、不同教会与教会团体间在合一上义无反顾的努力、不断寻求与犹太教及其他宗教间的友谊与合作、文化的交流与辩论、妇女的声音以及为所有人至关紧要的生物伦理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