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提醒和宣告就已经具体地在圣人圣女们的生活中实现了,他们实实在在地把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带到芸芸众生当中。他们在不同的时空之中,以各自的信德、望德或爱德与这号角的鸣声共谱出美妙的信仰交响诗篇。
圣母的第四美德是助人的爱心和行动,比如她在天使嘉俾厄尔向她报喜时,得知她表姐依撒伯尔已怀孕六个月,立刻想到年老的表姐一定需要有人照顾,因此为爱心驱使,不怕三天的旅途劳累,竟自以色列北部的纳匝肋,长途跋涉来到南部的艾殷卡林她表姐家中
上午9时,由贾神父在翁洋堂主持信仰讲座,宣讲旧约中妇女的美德,如撒拉、黎贝加、辣黑耳、纳敖米、卢德等,在论及卢德时,贾神父说:女人都有两个家,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的过程,也即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是一段寻觅的过程
纳匝肋圣家非常清楚一扇开着或关着的门对於孕妇、无庇护之所的人、躲避危险的人意味着什麽。基督徒家庭要把他们的家门变为天主慈悲与好客之门既小又伟大的标记。
特别感恩生命的主给予我所需,带我再次回到并体验“纳匝肋”的生活。透过学习合一祈祷法助我转化内在的动力,体验到一种喜乐。
若望福音记载:“天主就是爱”,教宗本笃十六教导:“爱德是福传使命的灵魂”,在今天福传的大好时机,我们怎样去福传,唯有爱的行动才是有力的工具,德肋撒修女不是最好的见证吗?
两千年前从耶路撒冷传出的宣报:“纳匝肋人耶稣、被钉死的那一位,已经复活了!”(参阅:谷十六6),今天在整个世界回响着。教会重新体验在一周之始大清早、那些到坟墓那里去妇女们的惊惶。
这在我们依纳爵的灵修中是很重要的。 教宗然后与学生们展开了对话。一名学生问道:您是否继续见您的朋友呢? 答:我成为教宗才两个半月,而我的朋友们则在搭14个小时飞机才能到达的地方,不是吗?
我们在其它经文中也可找到类似的句子,虽有区别,但均在强调天主的慈悲与爱,以及祂不知疲倦的宽恕(参阅:纳四2;岳二13;咏八六15;一○三8;一四五8;厄下九17)。
(出23:2)如果你读过《达尼尔》先知书,应该记得曾有一位名叫苏撒纳的女子,因为容貌美丽而遭奸人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