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成为了吴理芬生命中的至宝和生活的动力,新教友黄欣对笔者说:吴理芬对信仰执著热心,对教会慷慨大方,对人以诚相待,我是武汉的教友,第一次来她家时,她亲自与司机一块儿到车站接我,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完全可以让司机自己去的,这份爱心让我感动至深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今天中国教会也现代化了:礼仪改革、重视圣经、平信徒积极参与教会活动等,表面上看来和国外基本上一样,梵二公会议上的邀请已经被中国各教区的神长教友们听到、接受、并付诸实施。
时至今日,最让我感动和自豪的,首先是母亲从小就教我认识了天主。正是在母亲的教育和宠爱中,初中毕业后我就进了修院,在家乡修会学习了四年多,那几年母亲每年都要向我的修会缴不少的学费。
上主将施予恩宠:祂有时感动人心,有人会请求领洗,有时候则没有。但我们总是一起行走。这就是对话的核心。
很感动,不觉得吗?这些十几岁的中学生,竟有如此的牺牲与爱心,我看到了他们为好朋友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的伟大一面,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马克的那份不幸中的万幸——病苦中朋友的倾心支持。
神父听了很感动也有点惭愧,他居然怀疑这位先生是小偷。神父对阿郎说很欢迎你每天到这儿来,阿朗谢谢神父后赶忙离开了。
圣经记载,耶稣的朋友拉匝禄已经死了四天了,当耶稣进村的时候,看到玛尔大姐妹俩和一些犹太人在悲伤地哭泣,便心神感动,难过起来,流出了同情的眼泪。
甄选礼后,各堂候洗者都在恩宠感动中与洪总主教合影,准备在逾越之夜,领受入门圣事的大恩,加入天主教会的大家庭。
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母亲在这个时候竟没有对我说一句让我留下来照顾她的话,我知道,她的无言也在表达着她的牺牲和奉献,以及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我为母亲对天主的慷慨,对信仰的执著精神深深地打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