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外邦文化进入基督信仰,中间没有任何过渡阶段」。然而,有些「犹太化」的基督徒「认为不能这么做」。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原本是外邦人,他应该先成为犹太人,再变成基督徒」。
他指出,应促进“一种以社会和经济正义为原则来实现的负责任的旅游,充分尊重环境与文化”,承认地方团体的中心地位和他们作为可持续发展主角的权利。“在旅游业、地方团体和旅游者之间应建立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
从文化的层面来讲,教宗强调,“这个考验的时期给我们带来许多教训”。科学在向世界展示其伟大的同时,也暴露了它自身的局限性。
对所有基督徒而言,伊拉克因其文化和宗教上的富饶,因此在圣经和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地区。今天,当地基督徒团体分为加色丁礼、叙利亚礼、亚美尼亚礼、梅尔基蒂礼、东正教和新教团体。
教宗强调,这是因为「圣神改变心灵,拓宽门徒们的眼界,让他们能着手为众人推展天主的伟大工程」,跨越「人人习以为常的文化和宗教藩篱」。
教宗最后总结道,这一切有助于打造我们所盼望的地球:在其中,对话与和平的文化将能带来崭新的一天;工作将带给人尊严,守护受造界;文化南辕北辙的不同世界得以交会,共同关切公众福祉。(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内容从他与前任教宗们的关系到他的“边缘”概念及他与南美文化的关系,到他在国际政治上扮演的角色都包含在内。
他始终寻找最好的方式来“进入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甚至穿上僧侣的袈裟。后来他明白,必须“呈现儒家文人的生活型态,穿他们的服装”,而且要研究他们的著作,在与中国社会的文化和习俗的对话中介绍基督信仰。
在大会闭幕文件中,与罗马教宗共融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全体主教们重申:拉丁美洲人民最重要的文化资产是“对爱的天主的信仰”。主教们怀着谦虚的心情承认基督信徒生活和牧灵工作的得失。
我们所经验到的陌生和文化冲击绝不仅仅是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的问题,而是那些为天主永恒的崭新所救拔,走出庸庸碌碌的生活、踏上新的征途的人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