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年我在山西插队的时候,迷失了自己,在艰难中我开始祈祷,天主的恩宠让我的生命有了180度的大转弯。
亚洲人还是非洲人,富人还是穷人;聪明人还是愚笨人,在我们身边的还是远方的人;所有的人都需要基督的福音,所有的人都需要基督的救恩,因为他知道,基督的福音能满足一切人的一切需要,能解决一切人的人生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许多人在生活中寻找新的意义,他们也在寻找精神上可以获致丰盛的地方和方法,甚至还有人关注到了物质性的工作场所的精神维度问题,把工作按照区域来划分为:“蜂巢”,紧张活动的地方;洞穴,在那里,小团体聚集起来,
任美玉和丈夫先给这些有残疾的孩子治病,可是病治好后,孩子的去处又成了问题,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任美玉和丈夫心软了……于是,一个又一个孩子来到家里,任美玉的家庭成员也与日俱增。
这并非是什么神奇妙语,能使问题消失。不,基督的复活绝非如此,而是爱战胜邪恶根基的胜利,是一种不「回避」痛苦和死亡的胜利。它穿越痛苦和死亡,在深渊中开启一条通道,且化恶为善:这是天主大能的独特标记。
对上主的问题——“我将派遣谁呢”(同上)的回答是常新的。这一召叫发自天主的心、源于祂的慈悲,在当前的世界危机中这慈悲是对教会也是对人类的挑战。“像福音的门徒们一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席卷了我们。
斯泰拉枢机说:“各国主教定期来罗马述职成了该部会与主教们进行对话的有利时机,在此机会上,主教们除了处理与该部会相关的各种事物外,还充分讨论大小修道院和司铎持续培育的问题。
偶尔,尹玮玲也会问一些有关当时编辑出版的问题,从她轻声款语中,能够深切感受到一种善意的情怀与信德的坚毅。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所有的场景和会话,但是,尹玮玲女士温和与善良的形象,我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就像福音中的妇女们一样,我们也被问题和疑虑所笼罩,在这出乎意外的标记面前,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恐惧——“俯伏在地”(参见:4-5节)。
当时根本没考虑过休息的问题,反而觉得体力非常强,我比那些救援人员跑得还要快。路上余震不断,但没有害怕的感觉,走了10公里,我满头大汗地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