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痛苦的时刻很容易受诱惑变得沮丧绝望和自暴自弃,但这些痛苦时刻可以转变为恩宠的时刻,使我们恍然大悟,如同比喻中那浪子一样,重新思考而改过自新,渴望要回到父亲的怀抱里,并且踏上回父家的道路。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天下雨后她感觉腿特别疼,老师就让她提前回了家。没想到那一天是她最后一次上课,因为她的腿疼得不能走路,也没有人背她去学校,从此告别了她喜爱的课本,那年她12岁。
他更是仁慈的父亲,永远不拒绝怀着一颗悔过的心回归父家的儿女,天父的慈爱永远是主动的,他伸开双臂欢迎、接纳、拥抱那投奔他的忏悔者。
我们一行参观完杨家桥这座花园式的江南风格的主教座堂后,沾着徐宏根神父荣晋牧职的喜气,绕道前往车浜天主堂,拜见德高望重的老神父。见我们来访老人非常高兴,精神矍铄地与我们握手。
郑家茂神父(杭州教区代表团负责人)在这次学习过程中,让我知道了圣文生的成圣轨迹:圣人最初是一位看不起穷人的人,归依后,他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天主,全心为穷人服务,最后成了全球慈善事业的主保。
我就推她到广场锻炼,家离广场3里,我天天推着她来来回回。她还怕见人,我倒不怕,我们两个一瘸一拐,像跳双人舞,出现在广场一连10余年,人们见了都赞扬我们是白头偕老友爱夫妻,我们也彰显了基督的爱。
也愿所有的神父们一生在主的护佑引导下,成圣自己,善尽牧职,引领更多人的回归父家,也愿他们成为众人的祝福。自己煮饭中的韩博神父
见此情景,我只好忍痛割爱,返回了家。但我没能死心,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我又偷偷地考上了东北神学院(也是基督新教的),并悄悄地走进了圣经课堂。
如今,这些孩子毕业后都走上了工作岗位,且一直与资助人保持着联系,这种长时间的帮扶让他们对资助小组有了一个家的感觉。
去年8月29日,唐老师的外甥施峰先生通过当地进德之友方济通知大家:“家舅8月19日因近期血糖和血压不稳定住院检查。住院期间昨日小肠疝发作,无法物理复位。紧急做了手术,手术顺利,肠未见有坏死,实属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