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国际关系
2015-11-18

首先,由于中国政府明令禁止外国来华传教,传教士不再是中外之间的主要精神纽带。

上海光启社前总编 白建清神父发言 Former chief editor of Guangqi Press, Shanghai Fr. Bai Jianqing
2019-05-21

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天主教的传教士最先着手将圣经翻译到中文的,但在文化界影响最大的却是马礼逊牧师和基督教弟兄们的翻译工作。大部分学者所引用的圣经都是基督教(誓反教)的版本。

宁夏教友赴欧洲朝圣记行
2013-07-03

同时,朝圣团游览了世界著名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罗马的斗鲁场,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观看了瑞士,联合国欧洲总部,国际红十会总部,德国的马克思旧居,德国足球世界杯夺冠庆典地,

中西稀见文献中的“台风神父”劳积勋
2023-11-07

“劳神父”名叫劳积勋(LouisFROC,1859-1932),法国布雷斯特市(Brest)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徐家汇观象台第三任台长,长期主持上海的气象观测事业。

特稿:在中国教会需要进行一场灵修革命:从念经到祈祷
2017-03-06

早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后发现佛教兴盛,觉得以佛教的方式来使基督信仰的祈祷本地化,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结合着教理和祈祷经文来传递信仰,比如用信经、天主经和圣母经来解释信仰的内容。

为抗战牺牲的荷兰友人胡永生神父立碑记
2017-06-28

大使先生对于正定教堂惨案并不知情,但是他说,自己在中国当大使的时候曾遇到过另一桩类似的事件:另一位荷兰传教士为了保护中国难民而被日军杀害的故事。

“谨慎地勇往直前”:教宗方济各与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耶稣会士会谈
2024-09-25

耶稣会士必须具备文化适应能力,正如许多传教士在各大洲所做的那样。这就意味着耶稣会士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适当的语言和形式传教。这两大支柱是福音的本土化和文化的福音化。

读圣言的情与趣
2012-07-02

高夏芳修女:生于澳门,长于香港,在意大利受培育成为母佑会(慈幼女修会)修女,留学德国,获Münster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分别于罗马母佑宗座大学、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及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教授新约圣经及圣父学

专稿:单国玺枢机主教自传
2012-08-27

国际团体是一个学习语言的好场地,我利用时间勤练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德文,日后居然派上用场,深深感到天主冥冥之中的美妙安排。  

教宗本笃十六世图片集
2013-02-22

17.2005年5月25日,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与在意大利访问演出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