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海外来的神长教友和移民团体负责人,从圣经的角度,神学的角度,还有他们实践的方面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牧灵和对移民的关怀,及在各个团体的服务,这为我们中国教会在建立城市化的牧民关怀,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文件指出: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和精神危机,相当于家庭福传的牧灵挑战。
教宗首先提到该国教会的牧灵计划,説道:共融的现实是这项牧灵计划的核心,继续激励着孟加拉国教会的使徒热忱。你们的主教牧职素来都是本着集体领导和相互扶持的精神。这很了不起!
针对目前的疫情状况,中国天主教会及时予以了回应,北京、上海、武汉等许多教区出于保护生命的考虑发布通知,暂时停止弥撒,同时一些教区发布牧灵指南,向教友公布了各种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在家进行信仰生活。
在个人层面上:身、心、情、理、灵的全面及整合发展,活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在集体层面上: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国际的公共福利和共同幸福;在地球层面上:引导和教化人类作地球的好管家和生态的守护者。
我们也找到了两位早期的中国神父,还有早期在银川、下营子、徐合庄、内蒙的城川、巴盟等地方工作过的神父照片,以及他们在中国时用过的一些物品,很多都十分珍贵。
在谈到非神职的修会修士们时,教宗说对这一圣召需要有新的认识,并因此要求当时在场的圣座修会部部长及秘书能够组织一场比较令人满意的反省。
外方传教会修院的成立史在接受了教廷派遣到远东去传教以后,宗座代牧们决定创办修院以便培训未来做终生传教士的神职人员。外方传教会成立了。但是他们不是创立一个特别的传教组织。
腾蔓百花映修院,佘山圣母挽人寰。方舟修生效圣母,苦读修身传世人。不弃羔羊助耶稣,求世信教佑升天。
北京教区在西什库教堂组织了一个教友提高班,当时王学美想为教会做事,又苦于没有足够的教会知识,于是时年65岁的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为期四年的培训,其中有《教会史》、《基本神学》、《伦理神学》、《圣经》、《教会礼仪》和《灵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