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们牺牲上班时间来学习,短短两天时间,显得非常珍贵。19日上午,刘哲神父在东二楼会议室给大家进行授课,慕名而来的听众挤满了整个会议室,所以下午改为在圣堂内讲课。
在1979年以后的中国,系统地学习过神学的华人学者很少,所以编写一部在圣经学(需要古希伯来语和古希腊语!)
(梵蒂冈电台讯)我们必须让圣神来呼唤我们,学习先聆听圣神再作决定。教宗方济各5月2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劝勉信友们。教宗表示,一个人若不分辨所发生的事,他的信仰就成了意识型态。
礼仪是教友所必要的,至于礼节由教会规定的,比如在我国可用中文弥撒举祭,各国可用当地语言举祭,但不论用哪国语言都是弥撒礼仪。礼仪与礼节的目的是实现天主在我们身上的救恩运作。
圣座新闻室9月29日公布了这一消息,并指出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使得通过和使用机器沟通变得越来越自然,“以至于越来越难区分何者来自人的思维,何者出于机器的计算;何者为机器生产的语言,何者为人创造的语言”。
来自全省五个教区的神父、修女共8位参赛选手紧紧围绕主题,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事例,展现了省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丰富探索与时代印记。
趣看异地民俗,学习方言雷神父在嘉兴的街上走着,他发现这里的语言和北方的语言极为不同,如何在这里传教呢?他热爱这个国家,然而他忽然感到好陌生。他还能做什么?
教导并协助(他们)做更好的思考,去好好感受(心灵的语言)和去好好做(双手的语言)。今天,当我们感到需要一项能够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团结起来的“教育协定”时,这一愿景是完全切合实际的。
——访王德佩教友她已是一个85岁的高龄老人,满身疾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语言也有障碍,仔细聆听才能听清她说什么。
常规礼仪祈祷的语言是希伯来语。但当耶稣在常规之外祈祷时,他用的是日常生活的语言阿拉美语,称天主为“阿爸,”意思是:“我父!”(谷14:36)。 耶稣祈祷的重点是在感恩和赞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