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自己亲身感受一些“苦辣酸甜”和“生死离别”等人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真正站在遭难者的一边,给予他们由衷的有实效的安慰,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共情”。
信仰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超越中,表达了对人生终极目的的关怀,并赋予了生命的希望。在我的信仰中,是基督信仰让我感受到人生的一次次希望。
我认识老教友蒋桂香——一个年近90岁的河南籍老人,花白的头发,从满布皱纹的额头,似乎可读出她饱经风霜的人生。1920年,河南浚县一个平凡的农家,一个女婴呱呱坠地。
任神父说:“你是天主所受造的‘独一无二的宝贝’今天你们来到这里,正是天主对我们特别的召叫,我们该去寻求信仰,信仰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最后任神父讲到“你到哪里去?”
然而,积累了人生经验的生命「在天主眼中何其宝贵」,因为「我们是祂温柔爱护的受造物」。尼苛德摩不明白这道理,疑惑地问道:「人已年老,怎样能重生呢?」教宗强调,尼苛德摩的这个提问「对我们极具教育意义」。
它几乎超越了国度、肤色、民族、信仰,表达了一个人对于他人的谦虚、鼓励、尊重、礼貌、感恩的情愫;表现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人格、品格和修养;体现了一个人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综观耶稣33岁短暂的人生,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一生是一无所有的一生;是空乏其身的一生;是空无一切的一生,用现在人的价值观来看他的人生可谓是失败的人生。
人生一生,追求的东西很多。当人饥寒交迫的时候,有衣穿有饭吃就觉得的很幸福了;当人体弱多病的时候,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觉的很幸福了;当人身心受到束缚的时候,享受自由就觉得很幸福了。
这个选择是祂人生的低谷;这个选择也是祂生命的高峰。
16日上午,杨神父带领教友们在阳光农家乐做了一次圣经分享会,主题是:探寻人生的意义,回应教宗对当代人说的:何处有天主,就有前途。会上大家积极发言,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了信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