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些人都不伟大。今天福音中发生在门徒身上的事,以及发生在若望和雅各伯的母亲身上的事,同样也每天发生在教会的每个团体内。有人会说:『我们当中谁最大呢?是谁发号施令呢?』这就是野心。
关於个人层面和团体层面的融合,教宗指出西方文化过於强调个体,甚至使之成为一个孤岛;而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利压迫人,使人标准化,剥夺人的自由。
这让我们想起福音开篇所引用的先知预告:人将称祂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一23;依七14)。教宗解释道,这一切都在说明天主的身分,祂的名字意思是与谁同在。
今天第一篇读经的教导,让人要学会宽恕,如果人不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姊妹,岂能向天主祈求宽恕和怜悯呢?身为基督徒,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宽恕的能力呢?首先,宽恕的力量是来自天主。人的本性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有人说,我们人都很容易犯同样的毛病,那就是:重古轻今,重死轻生,重物轻人,重远轻近。
回想人的一生,我们的存在来自天主,最后也要归于他。我们被召叫从无到有,从存有到自我——一个负责任的自我,从一个负责任的自我到一名基督徒,从一个基督徒最后到与天主完美地合而为一。
猪有肥,并非它自己生就的,要猪肥牛壮靠的仍然是人,你不喂好、喂饱它,它是不得肥的。聪明的还是人自己,忘了这一点,想猪给你带来“福气”与“运气”只不过是梦想而已。
首先,尼撒的圣额我略对人性尊严有很高的概念,这位主教圣人说:人的终向就是使自己相似天主。
耶稣用一种隐语(metaphor)告诉人,他不但有生命,他就是生命,他能给人生命。以后他明显地说,“我是复活及生命。”(若11:25)“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虧損了上主對人類的厚愛。《癡心絕戀》一部以天主教婚姻為題材的主內電影應運而生,針砭社會不軌現實,驚醒世人道德行為,呐喊迴歸世愛原點,以電影藝術形式呈現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