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做了两件祈祷前的准备工作:一、他来到耶稣跟前。既是“来到”,就必然有寻找的过程,既然寻找,就有热切期待盼望见到耶稣的心情;二、跪下来求。无论古今中外,“跪”是表示臣服的意思。
少时,神父要求我们每星期办一次告解,主日望弥撒时能以洁净心灵,迎接耶稣圣体。梵二之后,似乎很少听到神父鼓励教友这样做。
在身上或在头上洒灰,根据圣经及教会的训导,象征忏悔者作补赎与忧愁,也象征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参阅约:三十,19;四二,6;友:九,1;耶:二五,34;达:九,3;玛:十一,21:路:十,13)。
在身上或在头上洒灰,根据圣经及教会的训导,象征忏悔者作补赎与忧愁,也象征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参阅约:三十,19;四二,6;友:九,1;耶:二五,34;达:九,3;玛:十一,21:路:十,13)。
使人不禁联想起两千年前,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盛况:耶稣骑在一头小驴上,披着大红的斗篷,人们手持棕榈枝,把衣服和树枝铺在地上,耶稣基督被耶路撒冷人民自发举行了恭迎国王远征凯旋的隆重礼节,全城百姓欢呼他重回京城
我们看到赤裸的耶稣,被剥光的耶稣,受伤的耶稣,饱受折磨的耶稣。一切都结束了吗?那里是我们的希望所在。那么,让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领会似乎已经死去的希望是如何重生的。首先,让我们看看耶稣被剥去衣服。
教宗指出:从当日的福音记载可以明显看出耶稣的言论与门徒的期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距。「在这里有两段不同的频率波长﹐所以主的言论不被理解﹐或者只是被肤浅地理解。
据老教友讲,外国神父平易近人,做事一丝不苟,但在信仰上的传经布道,却是不苟言笑的,让人肃然起敬。
主任司铎姜神父告诉“信德”说:圣诞节日期原是波斯人、罗马人庆祝太阳神的日子,但我们拿来庆祝耶稣圣诞,同样地,我们今天借用这个社会节日,来肯定妇女们的成绩,因为教会福传事业缺少不了她们,妇女能顶半边天。
牧灵,就是照顾人的灵魂和身体;所以,不只是主教和神父在牧灵,而且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生活,就是牧灵的服务。首先,我们看到主耶稣重视亲情。主耶稣来到西满和安德肋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