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后3:16)天主说:“我是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谷12:26-27)“在基督内,众人都要复活。”
保禄的十四封书信中,按时间排列如下:公元51-58年,即在被囚之前,计有得撒洛尼前后两书、格林多前后两书、迦拉达书以及罗马书;在罗马被囚期间(61-63年)写的,则有费肋孟书、哥罗森书、厄弗所书以及斐理伯书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了在头上撒圣灰的意义,指出灰烬表示我们是脆弱和最终走向死亡的人,但我们也是“天主所钟爱的灰烬”,是“天主的希望、祂的珍宝和荣耀”。
在信函的结尾,教宗敦促基督徒承担起在所有环境里激起改变的「重责大任」,并将「亲爱的欧洲」托付于她的众位主保圣人,即圣本笃、圣济利禄和圣美多第,以及圣女布里吉达、圣女加大利纳和圣女十字架本笃德肋撒。
因此,第三个基础就是要秉持「使命感」,走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道路上,因为「对他人,尤其是对最弱小者漠不关心」的诱惑经常袭卷而来。
另外,在读到依撒意亚先知“口舌接触到火炭,使他洁净好去履行使命:我们就是准备在口舌上领受真正的火炭,这是耶稣来带到地上的火”。
《路加福音》说,当耶稣在祂的子民面前宣读《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章节时,就坐下了,“会堂内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他”(4:20)。教宗反省这一点,解释说:“‘注视着耶稣’是我们作为神父,需要培养的恩宠。
正义与爱德:真正的爱德同样需要正义的支持,《旧约》依撒意亚先知呼吁“真热诚的表现”时说:“你大声呼喊,不要停止,提高你的喉咙,犹如号筒,向我的百姓宣布他们的过犯,向雅各伯家指明他们的罪孽。看哪!
依撒依亚先知书第53章中的“天主仆人的诗歌”描绘这样一个人:他的生命似乎一败涂地,他甚至好像被天主诅咒:“我们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但其实他却是无辜的:“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4节)。
关于主日弥撒福音,教宗说:“四旬期这几个主日,教会礼仪借着若望福音的章节,叫我们走真正的圣洗圣事的路途:上主日耶稣给撒马黎雅妇女许下活水的恩典;今天,耶稣治好天生的瞎子,显示他是世界的光;下主日,耶稣将复活他的朋友拉匝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