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主耶稣,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偏差生活,跟随主耶稣而选择向善的生活(如,匝凯和玛窦)。主耶稣基督,首先邀请当时的人跟随祂一起生活,和自己“住在一起”,然后,才教导他们天主的诫命。
阿肋路亚的南京教友朝圣团53人就开始出发。早在一个月前,喜爱朝圣的杨国粱教友已经在考虑组团了,天主满全他的祈祷。本次朝圣活动由赵国民神父带队,目标玫瑰山庄,及沿途城镇十大教堂。
一位印度商人赠给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肋撒嬷嬷五句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盼望天主降福这个充满大爱的养老院。
阿肋路亚!
妻子阮德肋撒和我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信仰上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从未产生过分歧,历经风雨,一路走来,无怨无悔。在那信教有罪的年月,我们时刻牢记老裴神父的教导:把圣堂建在自己的心中。
无论是德肋撒姆姆的仁爱会服务被舍弃的人,还是教会内,以及不同组织的服务机构,在我们的世界上,服务有需要的人,这些都是爱德的服务。然而,在教会内,我们有一个做爱德服务的区别:为天主做事和做天主的事。
2007年6月调来了一位新神父,他给我们讲道时说,作为一名基督徒,要聆听主的声音,传播主的福音,聆听人间的苦难,分担人间的苦难,像德肋撒姆姆那样,在爱中行走。
1939年日寇空袭西安时,西安代牧区德肋撒修道院院长佳百济神父(意籍)将师生由西安迁来公义教堂继续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西安东堂原址,教堂以及附属房屋文革期间被全部拆毁。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说过:“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自1966年以来,一个于七世纪以前创立的国际性天主教团体圣安德肋修女会来住在邻近的村庄,负起部分接待来访的人的任务,有时也受到其它修道团体的修女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