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不能从第一种意义上效法玛利亚孕育耶稣;但能在信德的意义上效法玛利亚。
他说:「让我们祈求上主赐给我们互相合一的恩宠。愿此刻的困难能促使我们发现彼此的共融、那始终胜过于各种分歧的合一。」当天的读经一记载,伯多禄宣讲耶稣为默西亚,并劝众人悔改(参阅:宗二36-41)。
他说:「我们如果不互相照顾,就无法医治世界。这首先要从包括受造界在内的最弱小者、受创最深者开始做起。」教宗赞许很多人努力「见证了对近人的人性与基督徒之爱,全力照顾病人,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
“我们祈祷不是恳求天主为我们行事,而是在我们内并与我们一同工作。基督徒祈祷,不是把他们所有的工作交给天主,而是祈求祂赐予他们改变历史的爱、智慧和力量”。
因为正是在那里,远离聚光灯,我们经常发现天主临在的迹象,祂不看外表,而是看人心,正如我们在先知撒慕尔的经文中所听到的(参撒上16:7)。
坎塔拉梅萨神父将基督的每个举动带入我们今日的生活。若耶稣前去旷野40天,在那里守斋、受试探,我们该做什么才能效法祂?
我们渴望从他那里得到更多:一个举动,一句话,一个手势,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个美好的标记。需要记得,他是首位讲我们的话的教宗。
车开到我家门外的斜坡下面,就上不来了,因为路确实太滑了,我只有自己拎着东西走下去,再撑了把伞,妈妈又对我嘱咐一番,我这才动了身。外面冷雨纷纷,路是出奇的滑,我步履艰难的走着,妈妈在门口送我。
自大动迁至今,虽仅四五年时间,而人事变化却如沧海桑田,有不少我们熟悉的老邻居老教友已先后去世。再这几年几月几日,也许就在明天,我们也将告别。
时代的变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面对这种变化,谁会认为自己单枪匹马、仅凭个人力量就可得救呢?教宗强调,这就是人类一切冲突根源中的自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