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伯多禄、保禄在耶路撒冷就“割损礼”与法利赛派信徒争论时,次雅各伯最后讲话,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不应该难为归向天主的外邦人”(迦1:19),这都说明在当时圣教会内次雅各伯的威望和地位。
藉着“掰饼礼”领受基督的圣体圣血,成为基督奥体的一部分。适如梵二所强调的:“感恩圣事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高峰。”也就是要我们信友把感恩祭的精神与生活结合起来,并用生活去印证。
当你们参与礼仪圣事,在祭台前服务的时候,你们就在为所有参礼的人作见证。你们收敛心神的态度,你们从内心出发、并表现在举止、在歌咏、在答复经文的虔诚之情,都是使徒的工作。
再说了我们要多传福音,教外朋友来参观教堂,我们得和人家讲,要撒种,答应天主的事(指派遣礼),就一定要做到。
有些病人的痛苦减轻了,认识了天主,小花就请神父给领洗,危重病人,她就给代洗,过后再请神父补礼。
上午10点,在一曲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进堂咏《十字架的爱》中,弥撒礼仪开始,由西安教区龙全芳神父主礼,南堂本堂张小锦神父、副本堂李玉龙神父、庞红卫执事共祭。
从照片上看得出来,参礼者不多,几件辅祭的衣裳看上去也非常陈旧寒酸,周遭环境极其简陋。可就是这么几张在偏僻落后的乡村环境里所主持的弥撒照片,却永远定格在我心中,令我心灵为之一亮。
基督不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位格人;不再是一系列的论断、信条,不再是纯粹的敬礼和纪念的对象,即礼仪和圣事的对象,而是活生生的人,始终临在於圣神内。
(《罗马礼弥撒经书》复活第四主日领主咏)世世代代以来,基督善牧不辞劳苦地寻找我们,祂这些在现世荒漠中迷失的弟兄们。
也许还能从网上查到教会法典的新规定和教宗保禄六世于1966年颁布的关于大小斋的宗座宪令,从而明白各地主教团有权更改大小斋的形式,因此不会对其他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守小斋的习惯而感到惊奇,也明白法定大小斋只有两天(圣灰礼仪和圣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