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语言不通,但弥撒礼仪是一样的,时间长了本地教友、修女、神父、主教也认识了我这个中国教友。有时进行一些简短的交谈,借着手势表达思想的时候让我真正体会到语言不通的痛苦,有时无法表达,只能相互一笑。
张老师对圣经和天主教知识了解得特别多,每主日弥撒结束后,神父或者修士修女就会带领教友们学习圣经,她总是积极发言。
每天早晨8点,这里有平日弥撒。抵达的第二天,我前去参与共祭弥撒,巧遇一位来自罗马传信大学的博士生。这位三十多岁的西非裔神父(科特迪瓦人)用流利的法语向我表达最诚挚的欢迎,并请我用英语恭读本日福音。
下午我们去露德教堂里跪拜圣体,然后有一位中国的修女接待我们去里面的一个小教堂,刘神父带我们在这里做了第一台弥撒。
3.在广场:举行弥撒。 1984年的圣门闭幕礼在复活主日举行。首先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弥撒,随后按1975年的仪式关闭圣门。 2001年的关闭圣门仪式在主显节举行。
为庆祝中加两国建交40周年,“白求恩生平展”于2010年10月13日在宋庆龄故居开幕举行首展,先后在北京、江苏、安徽、山东、贵州等地巡回展览,作为白求恩的安息之地,石家庄是巡展的最后一站。
◎第60种语言《天主教教理》出版问世五月底保加利亚教会人士展示首本正式的保加利亚文《天主教教理》。目前教理书经已译成第六十种语言版本,包括中文、俄文、阿拉伯文等,流通量达九百万册。
献祭应是人将“最好的一份”归给天主,也预表基督那无瑕无斑的祭献(参《希伯来书》9:14)。教会的应用:我们在祈祷、奉献、参与弥撒时,也应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献给天主,而非敷衍塞责。
申:首先是每主日的弥撒圣祭。弥撒圣祭是教会灵修生活的中心。在波士顿,因为教友们居住得比较分散,所以大家也非常珍惜每一次的聚会和弥撒。
现在的唱经班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多声部圣歌和合一弥撒,献礼弥撒和古诺弥撒。由于精湛的演唱技艺,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曾多次承担教区大型礼仪,还在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参演,赢得了社会良好的声誉。